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如今的马化腾,思索的最多的还是如何将一个网络社区的大概念推而广之。他也想用QQ作为支点,从而撬动整个互联网。
中国的企业家在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普遍热衷于多元化经营,此种经营方针的优势在于可以分解风险,并多方位获取利润。而缺点则在于难以在某个方面取得绝对的优势,因而也制约了企业完全取得制高点。马化腾尚未在即时通讯领域完全平息战乱,便急于向其他多个领域进军。专家分析,其中似乎有着多手准备的战略意图。
§§§第一节曲线救国高价回购.COM
腾讯公司自1998年11月成立起,就一直经受着软件名称转换及定位公司域名的痛苦。原有的OICQ.COM和OICQ.NET两个域名因为含有“ICQ”字样,被美国在线投诉侵犯其知识产权,2000年3月21日,腾讯失去两个域名的所有权。眼睁睁看着苦心经营一年多的品牌付之东流,腾讯第一次品尝到被告的滋味。
?2001年4月,腾讯公司为避免再侵犯知识产权,将其即时通讯软件的名称“OICQ”更名为“腾讯QQ”,并启用新域名tencent.net及tencent.com,此后整整两年时间,腾讯公司一直以tencent.com域名作为其主要网站入口。到2002年8月初,腾讯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在全世界,其用户量排第3名,总注册用户数超过1亿,平均年独立上线人数达1100万人。在腾讯全力打造QQ品牌后,却发现QQ.COM.CN,QQ.COM早已被人注册使用。所有与QQ品牌相关联的域名,腾讯一个都没有。?
是放弃QQ品牌,还是收购QQ.COM域名?
无论怎么做,腾讯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腾讯已经陷入了域名绝地。
?1.败了原告败被告
?重塑QQ品牌后,QQ用户持续上涨,腾讯发展QQ的路基本上一帆风顺。但好景不久,腾讯发现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与腾讯业务极其相似的“QQ信使”、“QQ俱乐部”网页,这些网页来自一个域名为QQ.COM.CN的网站。该域名是北京鼎扬科技有限公司杨飞雪于1999年6月23日注册的。
?在被美国在线送上法庭之后,腾讯懂得了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2003年1月16日,腾讯公司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交针对QQ.COM.CN域名注册人杨飞雪的投诉书。投诉人腾讯公司的投诉理由是:1,被投诉的域名与投诉人享有民事权益的名称、标志相同,具有足以导致混淆的近似性;2,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对域名不享有合法权益;3,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对域名的注册和使用都具有恶意。要求被投诉人杨飞雪将注册的域名QQ.COM.CN转让出来。
?2003年1月20日,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收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以电子邮件发来的关于域名QQ.COM.CN的确认函,确认该争议域名由CNNIC提供注册服务;被投诉人为争议域名注册人/持有人;争议域名处于正常状态。
?虽然被投诉人在网站内容上与腾讯QQ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有利用QQ名称之嫌,然而,注册时间远早于腾讯公司现有名称诞生时间。由于域名注册依循“先注先得”的国际惯例,2003年3月10日,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专家组据此认定,此案争议域名与投诉人享有民事权益的名称或标志既不相同,也不构成混淆性相似,无法满足立案条件。专家组不支持投诉人腾讯的投诉请求,一致裁定:“驳回投诉人以被投诉人注册争议域名‘qq.com.cn’而提起的投诉,维持被投诉人域名注册人地位。”使得腾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腾讯失败了。落得个“当了被告当原告,败了原告败被告”的尴尬结局。
2.?绝地一搏:海外收购QQ.COM域名
早在1995年5月,一个叫罗伯特·亨茨曼的美国软件工程师,就注册了QQ.COM域名,并把它作为个人电影艺术网站入口使用。后来,罗伯特转行做商业咨询工作后,无暇打理这个网站,就把他所拥有的QQ.COM域名放在国外拍卖网站登记待售,但因开价过高(200万美元)一直无人问津。然而腾讯没有选择,因为这是他最后和最重要的一块的落脚点。腾讯要不惜一切代价拿到QQ.COM域名。
2003年3月21日,腾讯公司同罗伯特·亨茨曼取得联系,准备从他那购买QQ.COM域名。按照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最著名的域名交易商GREATDOMAINS的域名估价模式,域名价值由域名长度(CHARACTERS)、商业价值(COMMERCE)和所在的顶级域名(.COM)三个C决定。QQ.COM域名可达到GREATDOMAINS所评定的最高级别4星等级,估价应该在10万-120万美元(约合80万-1000万人民币)。按照这一估价和罗伯特在拍卖网站上的200万美金开价,作为QQ.COM域名持有者对于主动找上门的腾讯公司决不会心慈手软,交易价格自然不会太低,更何况谁都知道腾讯此举是维护QQ品牌的绝地一搏。
腾讯通过一位熟识域名交易的代理(个人)进行远程操作交易,因为中间涉及到初期转让费、中间人手续费、域名修改费等费用,涉及金额也较大,转让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有点长。经过漫长的等待,2003年4月9日下午,腾讯证实,QQ.COM域名已入腾讯公司囊中,腾讯将启用新域名QQ.COM来运营门户网站。在一系列域名官司中,腾讯已经被折磨得遍体鳞伤。这次QQ.COM域名的回购,也使腾讯终于了却了一个夙愿,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3.兵不血刃抱得“美人”归
虽然在2003年3月10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的裁定维持被投诉人杨飞雪作为QQ.COM.CN域名注册人地位。维护了他作为QQ.COM.CN域名注册人的合法权益。然而,2004年1月初,杨飞雪发现,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QQ.COM.CN域名的注册人已经变成腾讯公司。
2004年1月7日,QQ.COM.CN经营者,杭州宇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使用了近5年的域名QQ.COM.CN的注册人突然变更,作为域名代理注册商的中科三方将QQ.COM.CN转户给深圳腾讯公司。CN域名管理机构CNNIC的原始数据库显示,自1999年6起至域名更改前,智科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杨飞雪一直是QQ.COM.CN域名的注册人,当时杨飞雪注册时的登记公司为“北京鼎扬科技有限公司”,因公司业务转型,该公司已注销,2003年6月16日,原有QQ.COM.CN的经营业务转由智科软件下属杭州宇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
?未经原域名注册人授权,单个注册商没有任何权限修改消费者的域名注册信息。作为域名注册商中科三方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玮,擅自改变注册人呢?中科三方向智科公司致电称,“接获举报人腾讯公司举报,QQ.COM.CN域名登记时所填的北京鼎扬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不存在,因此QQ.COM.CN所有者杨飞雪将不能再继续使用该域名。”接获此消息的智科公司通过官方以及私人渠道均联系过中科三方,但都被以此借口拒绝听其申辩。2004年1月7日,中科三方将QQ.COM.CN注册信息修改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注册人改为其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荆涛,注册年限截止到2009年。
?对于QQ.COM.CN域名的处理,负责运行和管理国家顶级域名CN域名系统CNNIC办公室主任刘志江表示,CNNIC确实接到举报,然后交由该域名注册商中科三方核实,他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公司被工商部门注销,那么转户期限为30天,超过30天后,将视为域名失效,CNNIC有权将其删除。”对于被注销公司继续使用CN域名的情况“.COM.CN域名若已被注册,有的注册商出于商业利益,私下会将失效域名续费以及过户,这种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只要有人举报,一经发现,就一定要处理。当时注册QQ.COM.CN域名的北京鼎扬科技公司已经注销两年之久,远超过CN域名合法过户期限。”
与企业品牌一样,好的域名同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虽然腾讯公司多次以利诱和域名投诉手段试图索回QQ.COM.CN,均告无功而返,但是此次以域名不能转移的方式曲线救国,可谓一举两得——既省了一大笔域名购买费,又抱的“美人”(QQ.COM.CN)归。
§§§第二节挑战三大门户:小企鹅有大气魄
早在互联网兴起之初,做门户曾是大部分IT经营者最大的兴趣。经历了若干年的去芜存精,本来山头林立的网络世界似乎清静了许多,依旧坚强挺立的只剩三大门户新浪,搜狐和网易,这是网络门户的三国鼎立时代。谁也休想轻易改变这种格局。
但是马化腾并不买三大门户的帐,他已不再满足“腾讯=QQ”的状况,他要攻城掠地,扩张版图,雄霸天下。
1.马化腾的大门户愿景
作为已经迈开多元化发展道路第一步的腾讯,进一步角力门户市场是其战略的必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门户网站是目前能提供多样化盈利通途的唯一成熟平台。短信、网络游戏、新闻定制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和广告共同成为网站获利业务。而这些业务全部都是依托门户网站来完成的。
目前,腾讯QQ即时通讯平台上有2.242亿多个活跃帐户。如此庞大的用户规模,使得马化腾整天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对于这么多的用户,腾讯是否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服务呢?马化腾始终认为互联网不可能只是为了玩而存在,还是要作一些正经事。
为此,马化腾制订了一个以QQ为中心的十年大计,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包括了QQ.com门户、休闲游戏、大型网游、电子商务以及增值服务等丰富内容的腾讯大门户。
根据马化腾对腾讯大门户的远景设计来看,QQ不再是单纯的一个聊天软件,而是腾讯公司实现更大发展的一个可进行深入挖潜的应用平台。通过QQ这个平台,腾讯能够进行商务、购物和游戏等相关的增值综合服务。
马化腾试图凭借QQ充满竞争力的产品内容以及雄厚的用户基础,将触角延伸至.com,以期加速其大门户的战略渗透。诚如马化腾所表示的,门户战略的启动将使腾讯实现“一横一竖”的多元化业务结构。而这个“纵”即指的是门户。
此外门户的理性繁荣将最大程度地凝聚QQ的向心力。与此同时。一个更为庞大的资源整合平台的出现,也使得QQ的衍生服务多了内容依托空间。
在互联网娱乐需求趋于多元的大背景下,用户的需求已不仅局限于QQ的产品服务上,因此提供多样化的网络娱乐内容成了腾讯的关键内容。马化腾表示,QQ.COM将满足全体QQ用户对于网络娱乐生活体验和新鲜新闻资讯等方面的需求。腾讯揉合即时通信工具和门户网站,交叉提供无线增值、互动娱乐、网络内容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在门户战略上的浓墨书写,旨在逐步实现收入多元化。
从2003年第3季度起,现有的几大门户先后宣布盈利。尽管程度不一,但门户们走出烧钱阵痛期奔向盈利的趋势明显。几大门户的好消息竟然没有让马化腾望而却步,反而更加激起他一较长短的决心。因为,虽然腾讯在短信方面因先人一步而收益颇丰,但要想长足发展难度很大,因为缺乏一个内容丰富的共享平台。特别在尝试网络游戏、新闻定制后,腾讯对门户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这个泛门户的时代,互联网“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残酷规律,决定了在门户领域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胜者。在能者通吃的规律效应召唤下,门户之战从不曾冷场,腾讯挥刀切向这一盘香奶酪也必定自有一番考量。针对时下几大老牌门户网站不约而同地猛攻即时通信,马化腾却镇定自若地腾出手来推QQ.COM,反其道而为之的做法更多的是展示了QQ向外延伸的宏图和马化腾在门户架构下的远大理想。
2.娱乐型网站测试版正式上线
2003年11月20日,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腾讯科技推出了测试版本的www.QQ.com,迈出了腾讯多元化发展战略里程碑式的一步。
腾讯的“www.QQ.com”域名以娱乐型门户网站的姿态浮出了水面,这个网站以flash卡通片、横幅广告和腾讯公司的企鹅标识为特征,分为新闻、娱乐、时尚、体育、游戏、星座、笑话和聊天室等栏目。
11月21日,腾讯正式宣布,该公司建立了一个在线网络门户网站,介入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占统治地位的不断增长的网络门户市场。
腾讯科技公司发言人在电话联络路透社时是这样说的:“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以娱乐为主的主流互联网门户。我们的用户群和我们的消息服务已经在向那个方向发展。”业内人士指出,腾讯科技的这个网站模仿了纳斯达克上市的竞争对手搜狐、新浪和网易的网站风格。这几家公司在盈利之后,其股票在过去的一年里都上涨了好几倍。
3.嘘声一片:不被看好的腾讯门户
回顾互联网门户发展,总的来说,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最初期的以Yahoo为代表的传统门户开始,到后来的以Google、百度为代表的搜索门户。互联网门户的发展并非一种更替的关系,不同类型的门户拥有其不同类型的用户群,而拥有不同类型的互联网门户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存。
腾讯所进军的门户,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来,和传统门户有一定的区别,与百度和Google也并非如出一辙。腾讯门户的定位是娱乐。既然是娱乐,显然就不会缺少互动,缺少交流,这与搜索门户的主动获取+被动接受的模式又有一定的区别。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雷同实则定位清晰,眼光独到的门户,在专家和一些评论家的眼中,却是犯了“成功的模式是不能被复制”的大忌。从腾讯低调进军门户的消息在坊间流传开来的时候,互联网上便开始此起彼伏地出现不少分析类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无一不是在给腾讯“泼冷水”,虽然其中并无恶意。
业内人士对腾讯此举并不看好的一个普遍观点是,在中国门户格局和用户浏览习惯逐渐稳定的情况下,QQ.com能否成功仍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