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QQ帮主马化腾全文阅读 > 第24章 跑马圈地:腾讯进军门户网站(3)

第24章 跑马圈地:腾讯进军门户网站(3)


  马化腾沿用先行者的通例,在决定做门户之后,开始大肆招贤纳才,在这个新成立的特别队伍里,居然大部分是丁磊和王雷雷用过的人。比如孙忠怀,腾讯网站部总经理,曾分别任Tom在线和网易的内容总监。这个人三番受命构建大门户,唯最终在马化腾旗下成就夙愿。

  孙忠怀说,丁磊是个天才。既对未来抱有“精准的预见”,也能坚决执行,直到“把每一个细节都抠透”为止。而王雷雷则属于“激情澎湃”派,这个大学时候的体育尖子工作到后半夜,累了就去跑步,再回来工作,到凌晨5点回家睡觉,早上10点又到公司。

  而谈及马化腾,孙忠怀将他比作三国乱世之中的“诸葛亮”,为人谦恭,但“坐在办公室就能胸怀天下”。

  如此的盛赞代表着孙忠怀对新主的崇敬,的确,作为门户市场屡败屡战的一员骁将,孙忠怀太需要一个可以一展抱负的平台。

  马化腾提供给孙忠怀等的平台虽然不够宽阔,因为旁边还有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座大山挤压。但是这一个新的平台一定前所未有的稳固,那就是QQ庞大的用户群。

  马化腾对于这一个门户制作队伍具有相当的信心,在这支队伍刚刚进入实质化运作时,马化腾便信心十足地提出了他的要求:“我们会进入门户前三”。

  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马化腾和他的“新编混成旅”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第五节后来者居上:实力才能胜利

  正是这个不被看好的腾讯门户,在短短时间内就已经将三大门户的历史格局彻底打乱。

  马化腾说得很明白:“我们会进入门户前三,前三中有一家会是新浪,另一家我不知道是谁。”

  从2003年底正式上线,qq.com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跃居中文门户排行十强。2006年4月以来的Alexa排名则给人更大的震憾,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传统门户已经被腾讯的门户腾讯网所赶超——据Alexa排名显示:截至到2006年6月,腾讯网连续一个季度流量稳居门户三甲,并连续五周覆盖数超越门户老大新浪,仅次于百度而位列中文网站第二。原来,马化腾的野心并非止于三强,腾讯觊觎的实则是门户一哥的宝座。

  1.成王败寇:门户终结者马化腾

  想在门户领域撼动新浪、搜狐和网易这几座大山,的确不太容易,

  三大门户在中国互联网业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凝聚了优势资源和广泛注意力。三大门户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让许多后来者可望不可及。

  想当年,Tom在线沿袭李嘉诚旗下Tom集团做大媒体集团的思路,王雷雷在2002年大举投入、发狠要进“门户前三”。倍感Tom紧逼压力的网易也一直没有放弃赶超新浪搜狐的努力,为此,丁磊先后用了四任总编辑。2003年末开始,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炜更是声称要为“全球第一门户”在中国夺回“应有的位置”。与此同时,腾讯则颇有些低调地推出qq.com。马化腾说得很明白:“我们会进入门户前三,前三中有一家会是新浪,另一家我不知道是谁。”而比这还早三年,联想曾和AOL成立合资公司,为把fm365.com烧成“中国AOL”准备了1亿美金。

  毋庸置疑,他们都是中国互联网不可小觑的角色人物。

  且不谈杨元庆勿需多言的能力。周鸿炜在中国互联网便一直以“强势”著称。Tom在线在2001年才开始发力,互联网的这一晚辈似乎有“江山备有人才出”的架势,在不到四年时间里就已赶超新浪利润、在营业收入上更是以70%的绝对优势超越搜狐。连盛气凌人的周鸿祎都说:“王雷雷后发制人,很不容易。”丁磊则更是不在话下,这个“技术精英”加“天才商人”掌管的是中国互联网业利润最高的公司——网易。

  剩下的马化腾,给人的印象却极为模糊。他偏安于深圳,且由于他的保守和低调,极少在媒体露面。正是因为他的保守,才使得他在媒体面前低调,也正是因为他的低调,才得以坚守专注。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三大门户不破格局的历史终究被马化腾一人改写。

  2.“桌面门户”时代:危险腾讯搅乱门户一池春水

  与以往那些门户挑战者不同,腾讯网虽然声势不大,但是实力超强,很快在门户领域攻城略地,大有势不可挡之势。

  根据Alexa数据显示,从2003年底正式上线,QQ.com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跃居中文门户排行十强。

  2006年3月,根据艾瑞和Alexa的最新流量排名,腾讯网覆盖量仅次于新浪位居门户第二,访问量也紧随新浪、搜狐之后位列第三。此外,无论是开通两年,进入“门户第一阵营”的业绩,每天4亿人次的用户访问量,还是成为中国互联网身价最高的公司的业绩,都让腾讯网备受瞩目。2006年第二季度,腾讯的流量已经把新浪、搜狐甩在了脑后。

  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2005中国风尚大典”中,小企鹅QQ(QQ.com)取代新浪、TOM成为大典唯一网络合作伙伴。Alexa最新的排名也显示,腾讯网已跃居世界排名第8位。这无疑标志着门户网站走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桌面门户阶段。

  腾讯网与新浪、搜狐等传统门户网相比,最突出的特色便是基于即时通讯工具QQ的传播形式,将消息以最快速度送达桌面,可称之为“桌面门户”。

  作为桌面门户的代表,腾讯依靠客户端QQ,轻松形成了各种功能集成、客户端与web的无缝集成、即时通讯与其他传统应用的无缝集成。如登陆QQ同时,QQ.com已将各类新闻以最便捷的方式传递给用户。

  如今,QQ.com已经实现了马化腾在周年庆典上的预言,超过了网易,进入了门户的三甲,改写了传统门户格局。

  而完成这个在互联网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超越,腾讯仅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而更令人畏惧的是,他的制胜法宝,并非肤浅的烧钱,而是用桌面门户,这个已经和即时通讯软件结合得水乳交融的mini网页。

  早在腾讯进军休闲游戏之时,我们就见识了QQ这只看起来天真无邪但却暗藏杀机的小企鹅的巨大威力,不然也不会让鲍岳桥这个非等闲之辈直到现在还在为联众的苟延残喘做最后的努力,而鲍岳桥本人也同样身经百战。想当年,中国游戏在线花力气,下苦功,也未能最终赶超联众,这足见鲍岳桥的实力所在。

  不过,俗语说得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鲍岳桥也无须抱怨对手先天的强大,看看实力雄厚的三大门户,也逃脱不了被赶超的噩运。

  依然是借力这个桌面右下方的QQ,腾讯轻轻松松地坐上了门户的前三把交椅。

  3.门户2.0,新媒体之道

  如果说新浪、搜狐是一种中央集权式门户新闻传播模式,那么腾讯则是一种典型的WEB新闻2.0传播模式,即互动式、社区式、聚合式、个性化媒体新闻传播,这点与网易有些类似,也不谈谁革谁的命,但腾讯的崛起无疑为门户提供了以下的启示:

  其一,在Web2.0时代,社区用户产生的阅读需求正在带动新媒体的成长。

  马化腾表示“腾讯网是典型的以社区聚集用户,以内容满足用户,反过来以用户成就社区”,即在线生活3C模式:围绕已经形成的社区(Community)进行全面的业务布局,为社区用户(Customer)提供信息获取、沟通、娱乐、商务等全方位的互联网内容服务(Content)。从社区用户的角度去理解服务,提供服务,是腾讯门户迅速崛起的一个必要条件。

  其二,“强大社区用户+全面业务布局”模式所带来的新的传播方法和经营模式。

  桌面mini门户,无疑是腾讯在传播方法上的一次有益而又有效的大胆尝试。与此同时,通过带动桌面mini门户广泛的流量与收益,马化腾再次开拓了“门户+IM+网络广告”的新模式。

  事实上,近两年来,桌面已经明显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必争之地,比如微软的IE、MSN以及中搜的网络猪、IG等等,遗憾的是,二者的效果都并不十分明显。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具备强大的、极具粘度的社区用户为支撑。

  相比之下,腾讯网的迷你首页、很好地借助了桌面资源、网络社区用户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聚揽大量的人气。同时,广泛的业务布局也为实现收益提供了更多触点:经典在线广告、富媒体广告、客户端广告、定制广告(依托IM、游戏等)、邮件广告等多元广告模式,创造了广阔的盈利前景。

  其三,平民化的新闻内容。

  作为一个具有新闻触觉的传媒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报业正从神圣报纸、机关报纸、闲适报纸进入都市类报纸的阶段,即从精英时代走向平民社会。新闻视角也正由俯视改为平视,民生问题逐渐成为媒体日益关注的重点。

  以报纸作为参照系,从门户的新闻属性来讲,新浪、搜狐更倾向于精英化,而腾讯门户的平民化特征则比前者更为显著。为被拐婴儿网络寻亲,大河之旅-环保中国?黄河万里行等活动,聚焦孤儿、艾滋病、白血病等弱势人群,正是这种平民化视角,为腾讯网赶超传统门户,赢得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其四,媒体互动性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腾讯网并非只做新闻,创新之道,人人皆知。门户网站要在激烈竞争中更上一层楼,唯一的出路是创新。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在自己的创新中爆发,就在他人的创新中死亡。

  腾讯的创新从来就不会迟到。腾讯自门户建立以来,相继推出了很多新的东西——QQ订阅新闻、QQ新闻连线、新闻竞猜等。这些栏目和节目既为资源整合提供了平台,也为用户对新闻自主性的参与提供了可能,从而开创了WEB新闻2.0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腾讯以新闻互动彻底改变了媒体传统的新闻运作方式,让人们的互动交流,新闻的报道和挖掘拓展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例如在神六升空等重大事件中,腾讯网友的评论数在各大门户中都高居榜首。

  §§§第六节世界杯:腾讯不眠夜

  速度,在这个科技日益发达和进步的时代已经成为制胜的关键。而在新闻媒体界,则更是如此。前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就是凭借着惊人的速度,带领一蹶不振的央视一举赶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而迎来了中国电视业的春色满园。

  虽然有别于传统的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实际上所提供的资料与传统媒体并无不同。若要严格区分的话,网络似乎在报道速度上更有发言权。

  2006世界杯,这个让球迷们苦苦等待四年的视听盛宴,尽管没了中国队的身影,尽管没了我们曾经熟悉的米卢,却依然迷人,依然令人期待。世界杯,与其说是对腾讯网新闻制造的一次考量,毋宁说是腾讯网交给广大网友们的处女作。

  世界杯,球迷不眠,腾讯网也不眠。

  1.抢占先机:角力世界杯报道

  腾讯在一次次地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即将到来的06世界杯报道的用心与专注:

  2006年3月14日,腾讯网独家拍摄大力神杯的珍贵视频资料。

  2006年3月15日,腾讯网独家携百名幸运网友与承载世界足坛最高荣誉的“大力神杯”进行亲密接触。

  这100名幸运网友正是通过腾讯网,共同享受到了“大力神杯”的激情荣耀。

  “这无疑是腾讯网献给中国网友06世界杯的第一份惊喜”。腾讯网负责人兴奋地说:“这只是一个前奏,在世界杯期间,腾讯公司将整合公司资源,通过更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报道世界杯,评论世界杯,与网友一起参与世界杯,争取为网友、球迷奉献更多的快乐。”

  相比于其它门户世界杯的营销宣言,唯有腾讯网是真真正正地通过实际行动抢得先机。与其他门户网站的线上互动不同的是,腾讯网做到了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在携百名网友亲密接触“大力神杯”的活动之后,腾讯网还举行了一系列线下与网友、球迷互动的活动。这些活动虽然耗去了腾讯不少银子,但是却进一步增加了他的人气。

  不管网络门户迎接世界杯的营销纷争的最后赢家是谁,腾讯网为代表的门户网站通过网络带给用户观看、参与世界杯的便利得到了网民的积极肯定和支持:“由于中德时差的原因,06年世界杯大部分比赛都在中国凌晨举行,因此球迷看球并不是很方便。通过上网及时了解比赛情况第一手信息,不失为最佳的选择;能够为广大球迷更及时、更全面、更深入地报道世界杯,无疑是利于网友的大好事。”

  2.尾声入高潮:足球与音乐的激情狂欢

  2006年7月6日,世界杯决赛前夕,备受网友期待的“腾讯网世界杯之夜演唱会”在北京海淀公园激情上演。

  作为始终处于时尚娱乐前沿的主流强势媒体,腾讯网与湖南卫视强强联手推出的“腾讯网世界杯之夜”大型演唱会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并巧妙地将足球和音乐的魅力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这个盛夏的夜晚充满激情。

  凭借腾讯网的强大影响力,本次演唱会网罗了众多的主流演艺明星。在他们的超级粉丝的狂热中,晚会的气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周华健连续献唱四次,让老歌迷们过足了瘾;新晋青春偶像REBORN人气无敌,不愧为杭州唱区的冠军;两位卫视的当家主持汪涵,李湘的出现,也成为一大亮点,他们和众多嘉宾的对白机智而不失幽默,更是引得全场笑声不断;信乐团的激情献唱则将晚会的气氛充分调动了起来,在全场观众的配合下将晚会的热度推向了最高点。

  本次演唱会的现场观众是从腾讯网世界杯系列活动的近百万网友中产生的。

  腾讯网此次举办的世界杯之夜演唱会,为球迷网友提供了一个为足球和音乐尽情狂欢的舞台。腾讯公司网站部总经理孙忠怀表示:“本次腾讯网世界杯之夜演唱会,是腾讯网世界杯系列活动最重要的一环,同样也是本次世界杯期间门户网站所举办的最大规模互动活动。我们举办这样一场大型世界杯演唱会,是希望通过腾讯网这个平台,让每一位网友球迷参与世界杯,共同分享足球带来的快乐与激情。”

  他还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演唱会,将快乐、精彩的世界杯在线生活延伸至网友、球迷的线下现实生活中。

  腾讯网携手国内具有人气的电视媒体湖南卫视共同打造了此次盛会,横跨网络、电视、电台、平面媒体平台,可谓是一次全新大胆的尝试。毫无疑问,这场演唱会成为了2006年互联网界、体育界、娱乐圈最具影响力的一场盛会。

  3.结束世界杯,盘点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