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QQ帮主马化腾全文阅读 > 第29章 快马加鞭:腾讯加入搜索业务(1)

第29章 快马加鞭:腾讯加入搜索业务(1)


  做门户全面胜利,再次给马化腾强大的信心。几乎没有作任何的停留和缓冲,腾讯向搜索业务发动了冲击。跟以往的每一次扩张一样,这一次排列在马化腾面前的敌人同样强大而似乎不可撼动。百度、Google、雅虎中国、还有门户搜狐搜狗、新浪爱问等等,已经将市场填得满满。腾讯将如何面对新的战斗呢?

  §§§第一节搜索:网络第四桶金

  搜索是另一个互联网巨头们争相分享的饕餮盛宴。尤其是百度的成功上市,更给他们带来无限的想象。连“看门老头都是百万富翁”,这就是人们用来形容搜索领域的精彩词语。

  美国知名投资银行BancorpPiperJaffray的数据显示,搜索市场每年将以35%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球整个搜索市场的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有关专家指出,巨大的市场容量预示着搜索市场将成为网络的“第四桶金”。

  1.搜索:多样的盈利模式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赢利模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由于各行业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变化不断,专家们明确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特定赢利模式能够保证在各种条件下都产生优异的财务结果。

  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对70家企业的赢利模式所做的研究分析中,发现没有一个赢利模式始终正确,同时也发现成功的赢利模式至少具有独特价值、难以模仿、脚踏实地等共同的特点。

  可以说,成功的赢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优秀的赢利模式是丰富和细致的,并且它的各个部分要互相支持和促进;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整个模式的变化。

  正因为如此,三大门户网站虽然同做门户,但其主要盈利渠道各不相同。比如,新浪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移动增值服务;搜狐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网络广告服务;网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网络游戏的其他服务;而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包括互联网增值服务在内的其他收入。

  在搜索市场,百度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无疑让所有人都见证了中国搜索的辉煌。但是,对于搜索,很多人不禁要问,它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么?

  正如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一样,搜索本身的盈利模式也并非千篇一律的。搜索作为一种互动意义上的门户,它所涵盖的东西相对于靠自身提供新闻消息的传统门户来说,所给人的想象空间无疑要大许多。

  2.竞价排名:百度的八成收入

  竞价排名,这可以称得上是搜索业的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名词。

  竞价排名是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的一种形式,按照付费最高者排名靠前的原则,对购买了同一关键词的网站进行排名的一种方式。

  竞价排名也是搜索引擎营销的方式之一,由美国著名搜索引擎overture(2003年7月被雅虎收购)于2000年开始首次采用,目前被多个著名搜索引擎采用。

  竞价排名的基本特点是按点击付费,广告出现在搜索结果中(一般是靠前的位置)如果没有被用户点击,不收取广告费,在同一关键词的广告中,每次点击支付价格最高的广告排列在第一位,其他位置同样按照广告主自己设定的广告点击价格来决定广告的排名位置。

  在搜索引擎营销中,竞价排名的特点和主要作用如下:

  (1)按效果付费,广告费用相对较低;

  (2)广告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与用户检索内容高度相关,增加了广告的定位程度;

  (3)竞价广告出现在搜索结果靠前的位置,容易引起用户的关注和点击,因而效果比较显著

  (4)搜索引擎自然搜索结果排名的推广效果是有限的,尤其对于自然排名效果不好的网站,采用竞价排名可以很好弥补这种劣势;

  (5)广告主可以自己控制广告价格和广告费用;

  (6)广告主可以对用户点击广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在中国,最早采用竞价排名的是百度。这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可以使企业用少量的投入就带来大量潜在客户,有效提升企业销售额。而按次付费所带来的收入也为搜索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百度掌门人李彦宏曾对外公布,竞价排名的收入已占百度总收入的80%。

  根据iResearch的调研数据显示,2005年12月时中国的搜索引擎日均搜索请求量达到了40650万次,如果按照百度的收费标准计算,占中国市场近一半份额的百度,按每点击一次0.3元的价格计算,网站至少可以创造数百万的日收入。

  §§§第二节搜索时代

  李彦宏的确是个天才,因为百度成就了中国搜索的一个时代。马云也的确是个天才,因为雅虎中国正在制造着更多的搜索概念,比如如何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让人们能轻松简单地进行操作。

  正因为这些天才的推动,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竞争激烈的搜索时代。

  1.百度:李彦宏搜来9亿美元

  2005年8月5日晚,纳斯达克,百度登陆,发行价27美元的百度。

  刚开盘的百度便升至66美元,随后一路狂飙,收盘时,已升到122.54美元。

  这样的涨幅,创造了纳斯达克海外股票涨幅的历史纪录,即便是在美国,这也是5年来的最大涨幅成绩。

  那一刻的李彦宏,才明白自己“搜索”了5年的结果——9.06亿美元的身价。

  创立百度之前,李彦宏已经是网络专家。1999年,李彦宏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携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一起踏上了艰苦的创业道路。创业之初,美国IT界最火的是电子商务。李彦宏没有跟随大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是悄悄走到了当时很少有人问津的网络搜索领域。但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门户网站生存也出现了困难,搜索引擎公司仅靠收取技术授权费已经无法生存的,李彦宠面临着创业以来的第一个难关。

  于是百度决定从后台走向前台,设立自己的网站,并且采用新的盈利模式——企业竞价排名。即向企业收取费用,使其在任何可能的搜索页面上优先排序,这样可以帮助企业的潜在客户直接进入企业网站,增加企业赢得新客户的可能性。2001年8月,百度进行了这样一次大转型,转变为一家直接面对网络用户的网站。在百度当时的收入组成中,“竞价排名”占了80%。到2003年年初,百度终于开始盈利。

  根据上海研究机构iResearch和统计网络浏览量的Alexa.com公司的资料显示,百度在独立搜索引擎市场名列全球第二,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场名列第一。

  2.雅虎搜搜:“9月开始,直到拿下百度”

  雅虎搜索目前是全球使用量最高的两大搜索引擎之一,致力于帮助用户“找到、使用、共享和扩展”所有的人类信息知识。

  七年前,雅虎是从搜索引擎起家,成为全球最大的门户网站。

  雅虎作为最老的搜索引擎技术开发者,曾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Inktomi(MSN、Amazon、eBay搜索服务提供商)、Overture(全球最大的搜索广告商务提供商)、Fast、AltaVista、Kelkoo(欧洲第一大竞价网站)等五家国际知名搜索服务商,并开发出了YST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百度这些搜索引擎赖以“发财”的竞价排名技术的专利还在雅虎手中,而Overture是竞价排名专利的持有者。Google在上市之前,就曾被雅虎告上法庭,不得不向雅虎支付了270万股股票(价值2.9亿美元)的巨额赔偿才得以和解。

  而雅虎虽然在搜索引擎技术上的实力雄厚,不仅有深厚的检索技术开发能力,还有搜索引擎赢利的商务方法专利。但当雅虎进入中国以来,却由于水土不服,经历了许多挫折。痛定思痛的杨致远只好将雅虎中国托付给了马云。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可算得上是这一年也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接手雅虎中国的马云,开始领导新雅虎中国大展拳脚,马云出击的第一击重拳就是雅虎的传统业务领域——搜索引擎。

  按照马云的说法,“阿里巴巴在搜索领域既有决心更有信心,从今天起,在中国,雅虎就是搜索,搜索就是雅虎。”

  雅虎中国网站在并购之后迅速大变脸——首页几乎完全就是一个搜索引擎的入口,仅仅保留了几条资讯。而且雅虎的独立中文搜索网站“一搜”也宣布谢幕,并入到雅虎中国的网站中。

  经过马云的一番摆弄下,在中国雅虎作为门户已经彻底消失,重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有搜索引擎。这个大胆的变革体现了马云的强大气魄,眼下纷纷进军搜索的中国门户,谁也没有胆量去尝试像马云一般疯狂。但是在这次“疯狂”的调整中,雅虎与生俱来的优势终于发挥得淋漓尽致。

  雅虎发布的全新搜索引擎,也揭开了中国的搜索之战的序幕。此后不久,微软也在中国高调成立互联网搜索技术中心,同时Google在华分公司浮出水面,全球搜索市场的所有巨头都集中到了中国这一市场,大战瞬间进入了白热化。

  此次雅虎的新搜索引擎可谓一掷千金,此前马云就表示雅虎投资的10亿美金将主要用来打造这一互联网搜索的航母,据雅虎中国搜索事业部总经理李锐表示,雅虎在之前几个月已经将1000台搜索服务器全部搬到了中国,加上2004年10月搬到中国的1000台服务器,雅虎成为第一家搜索服务器在内地落户的国际网站。同时雅虎能够搜索到的中文页面数据也升级到10亿,这一数据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雅虎搜索副总经理田健表示,雅虎下一步的搜索,我们更会注重分享,更注重社区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田健“觉得下一代的搜索应该是社区化和个性化的,和个性相结合,和你身边的朋友、社区结合。在中国,网民都有一种社区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属于网络世界中某一特定社区。”

  因此雅虎这次推出的搜索首页算是第一个可以定制的中文主页,田健甚至认为“对于现在不断求变的搜索公司来说,很有可能未来的杀手级应用就在搜索的这种社会化中”。“但是雅虎中国还会提供邮箱和雅虎通的服务。”田健说。在雅虎中国今后的内容规划上,将偏重于财经、娱乐和体育。

  2006年,马云在雅虎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韦尔举办的分析师年会上信心十足地表示,阿里巴巴将从9月份开始在中国搜索市场发起挑战。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雅虎中国打造成中国第一的搜索引擎。

  马云认为,搜索引擎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竞争的下一个主战场,百度和Google在搜索服务方面表现不错,但他们尚未遇到真正棘手的对手,而阿里巴巴将义无反顾地发动这次挑战。

  当然,马云也表示雅虎中国网站搜索功能的改变将是一项长期工作。

  3.Google:狼来了

  提到Google,似乎不得不提到它的总裁。因为Google有一个比自身更具品牌价值的总裁李开复博士。

  李开复离开微软加盟Google之初,便惹来了微软的一场官司,并被业界称之为“李开复式”官司。这让李开复和Google以另类的方式“热”了一把。

  李开复,在学术领域,他是个攻坚挫锐的科研天才;在管理层面,他是一个运筹帷幄的领军人物。无论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亦或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李开复都凭借聪慧的头脑令同校师生刮目相看。这位名满天下的华裔学者生于中国台北,少时游学美国。在遥远的大洋彼岸,通过不舍昼夜的寒窗苦读,为自己日后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坚固的基石。学生时代的他涉猎极广,妙才不凡。

  擅长演讲的他,经常受邀到中国名校举办个人讲座,也因此,他在中国年轻的知识分子心目中,地位举足轻重。而他的《做最好的自己》更是成为畅销书市的励志书籍长久热卖。

  李开复能否带领Google成就中国辉煌,这个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其挑战百度的决心可见一斑。

  过去Google一直在以寻觅代理商的方式借道,比如门户新浪、腾讯等就曾与其进行过合作。但是基于种种原因,这个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一的搜索引擎一直未能成功落户中国。直至2005年,Google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和所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商企业一样,Google也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以及一定时间的磨合。

  Google尽管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但他实力的优势十分明显的。2006年12月30日23:07分,笔者分别在百度(www.baidu.com)和Google(www.google.cn)的搜索框中输入“搜索”二字,前者得出了63,300,000条检索信息,而后者则为571,000,000条。后者的数据库收纳能力显然是百度所无法比拟的。

  4.不再“傍大款”:新浪爱问揭开面纱

  2005年,是互联网的搜索年。

  这一年,不仅有国外搜索巨头的进入,而本土产生的搜索引擎,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争鸣局面。先是搜狐搜狗,然后是新浪爱问,搜索这块肥肉俨然成了门户争相抢夺的心仪对象。

  早在2003年,在雅虎成功收购Overture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新浪便宣布将与国际搜索引擎巨头Google合作,推出国内首家全方位的搜索平台。

  新浪宣布成为当时国内惟一使用Google搜索引擎服务的大门户网站,而这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站为网民服务的代价。时任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汪延认为,“互联网在继邮箱、短信、游戏之后,再次聚焦搜索引擎,这必将掀起市场的新一轮激烈争夺。”

  “傍上”Google的新浪,将对其他门户网站产生威慑力量,迫使竞争对手必将有所行动。搜狐搜索引擎紧急全新改版,TOM则有意收购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来增强自身的战斗力。而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提供商百度,更是经过名为“闪电计划”的技术升级,公开表示在多项指标上已经超过Google,并不断推出图片搜索等新内容。

  在搜索服务升级的同时,也将因“付费搜索”、“竞价排名”等业务给厂商带来巨大的价值。雅虎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其最大的业务板块市场服务业务收入从一年前的1.517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2.192亿美元,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是搜索业务。而新浪则表示搜索服务每年的收入增长可超过50%。搜索引擎业务被业内形象地称为“到行业的最深处触摸成功”。

  2005年7月,在业内传闻已久的新浪搜索引擎“爱问”终于揭开面纱。

  与搜狐的“搜狗”一样,新浪已将“爱问”打造成一家独立的搜索门户,并已为此花费了一年多的研发时间。新浪自称采用了目前最为领先的智慧型互动搜索技术,将给原先算法制胜的网络搜索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