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美国之所以兴盛,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债兴盛,世界的财富全都聚集到了美国。而倒退五六百年,明代的对内国债比较发达,同时金融业例如典当业、高利贷业都较同时代的欧洲国家发达。早在南宋时期,短期公债券“交子”就占到了赋税收入的很大比重。以有据可查的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到开禧三年(1207年)为例,就占到了赋税收入的82%。
明初朱元璋为了解决边关粮食问题,于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在山西行省施行开中法。因为从山东济南西北的陵县、河北沧州一线运来的粮食,送到太原北部的雁门关和代州之间的太和岭留存供给大同,路途遥远成本较高,便分别送到大同仓、太原仓。报酬就是:每运到大同一石或太原一石三斗,就给1张淮盐盐引,每引可以支取200斤盐。到达指定地点销售完毕后,再回到相应的发给盐引的地方缴还盐引。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完成了军事储备的同时,也节省了运费,减轻了政府负担。
这种制度在洪武二十八年陆续地推广到全国。由此,以政府欠债形式的盐引制度出现了。这种盐引既可以继承又可以转让,甚至可以永久保留,只要拿着盐引就可以取盐。这种情况,在政治清明时期还不至于对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随着吏治腐败日甚,边屯荒废情况严重、皇族官员宦官等势力纷纷进入私盐领域之后问题开始出现,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一下子造成抢盐风波。到了正统五年(1440年)元月,见到盐业有利可图,各色人等持盐引纷纷进入盐场要求支盐,甚至洪武年间的盐引都出现了。
这一情况被正统皇帝知道后,立刻要求按照洪武旧历给予支盐。但是,这一事件给予明政府一定的教训,为此,弘治元年(1487年)就对此规定,除了儿子可以继承外:父母、没有分家在一起吃住的兄弟、没有且以后也不会改嫁的妻子(假若代支后改嫁官府要追回)、非过继的孙子也可以继承(代支),叔伯妾侄女儿(无论是否出嫁)都不许继承。弘治三年,明政府规定盐引有效期为35年。
其后,明朝政府设立了“存积”这种新名目。政府拿出每年食盐供应量的20%作为因紧急事务而开出的应急盐引的供给,凡是取得“存积盐引”的可以优先兑换。另外的80%供应量作为“常股”。“存积”可以比“常股”优先领盐,但问题是付出的粮食更多。其后,盐业预算也正式建立,它就是“预行开中”制度。
正德八年(1513年),内阁要求开中两淮正德九年盐课25万引于大同,作为招商纳粮草的资本。三个月后,延绥边镇也预先开中了正德九年的两淮盐10万引。
其后,预行开中的势力越来越多。而盐税预行开中的建立,则标志着明代的预算制度开始成型。
支取过去的存积盐以及预支日后的开中盐,使盐业的制度更加完善。到了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2月,全国性的盐业预算也已成型。那一年,嘉靖皇帝将第二年的各边镇的144.3万多引盐作为粮草及新兵招募费用先行发放。其后,嘉靖二十三年正月,各边镇邀请商人运粮。而其后,宣府的管粮官郎中褚实建议:正月粮价正好贵,这个时候买粮不划算,反而可能会推高粮价,不如买秋粮。户部看到建议书后非常高兴,上交内阁后批准施行。为此,户部也将开中预算的公布提前到了五月份。
即使明政府在财政预算、盐业改革方面展现了某种聪明才智,然而,这些努力仍然无法解决走私盐的问题。大量税收流失的后果就是中央政府无钱处理应急事务,使得明帝国最终轰然倒塌。盐没有摆脱被走私的命运,另外一大商品——茶也同样没有逃脱。相比于盐,茶对于政治的重要性更大,走私对于国家的伤害并不仅仅是经济,更对国家的稳定产生了直接冲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元璋给茶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使命。
第三回 茶的神圣使命:从朱元璋杀婿说起
明初,为了防御北部蒙古人,明朝开始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一线,先后设置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张掖)、蓟州、太原、固原九个军事要镇,史称“九边重镇”。永乐时期,九边驻军86.3135万人,军马34.2万匹。
需要屯粮、民运粮、漕粮共计469万石,银43万两。除此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棉花、布匹等。例如,万历六年(1578年)宣府马市梭布销量20.7万多匹,山西、宁夏、陕西、固原诸镇,梭布总销售量在10万匹左右。九边官方市场所需要的梭布每年都在60万匹左右。
除了军人还有军户,八九十万军人至少有四倍的随军家属。如果考虑原住民及其能够关联到的周边居民的话,其人口数量可以达到四五百万(当时全国人口也不过六七千万而已)。这么多人在辽宁、山西、陕西、河北、甘肃等地的边境线上,需要屯田(农具、牛马、种子)、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娱乐等。在这种情况下,边镇贸易也就自然逐渐兴盛起来。
明代政府和军队所需要的棉布、丝织品大概在1500万到2000万匹。其中,80%以上都需要在市场上购买,再加上上文提及的食盐,以及本节将要重点介绍的茶叶,还有铁、粮等边境所需的物资数量极为庞大。可以说,百姓能饿着肚子生活,但边关将士显然不能饿着肚子、冬天穿背心打仗。因此,朱元璋父子对边关的生活物资极为重视。
而在这些物资中,朱元璋对于茶叶倾注了大量心血,甚至为此不惜杀掉了自己的女婿。
驸马欧阳伦之死
驸马之死
洪武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97年。驸马欧阳伦领旨巡察四川、陕西的茶马贸易。家奴周保骑着马来到了驸马的马前,“驸马爷,这次咱们可是硕果累累呀!”欧阳伦点了点头,用马鞭指着周保笑道“你小子鬼点子真多呀!不过,父皇执法严格,如今对于私贩茶叶的处罚越来越严格。就此一次,下次可万万不能如此了。”周保心说:“哼,皇上是谁?你的岳父老泰山。对别人严对你还能严吗?
你也别装孙子,看你那小样儿,下次你比我还得积极。”
想到此处,周保对欧阳伦笑道:“陕西布政使还真是个明白人,还派人护送咱们,您看排了八十多辆大车帮咱们拉茶叶。这回咱们可赚大发了!”
欧阳伦点了点头,“这个人我回到朝廷一定要多为他说些好话,这样为朝廷尽心竭力办事的好官太少了呀!”“驸马,过了蓝田县的税卡我们就可以卖茶叶了!”
正在这时,一人跑到二人面前。“驸马爷,驸马爷,前边蓝田县河桥司巡检要求验茶收税!”“什么!岂有此理!”欧阳伦还没有说话,周保已经气得满脸通红。“驸马爷,我瞧瞧去!”欧阳伦并未作声,周保知道这就是默许了。周保一提马的缰绳,随着来人赶到了队伍的前面。周保自打一出生就和驸马爷一起生活,如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他随着欧阳伦的成长发迹而成长发迹,见的人太多了。
一看眼前的税使长方脸,那张脸长得见棱见角,一看眉毛一看眼,就知道这家伙是个耿直的性子。
“哎,谁是税使呀!敢拦我们!”“这位大爷,我就是税使。我知道你们是驸马爷的人,但国家有法度,皇上有圣旨,我们作为税务官,必须要秉公执法。请拿出路引来,我要验收!”“哟呵,小子,驸马爷你也敢拦,你活腻歪了!”说完,手中的马鞭啪啪啪数声响后,再看税使的脸上出现了四条血痕,有的都流出了鲜血,足足带走了三钱肉。但这个税使毫不含糊,你是越打他是越横,站在桥头岿然不动。在他身后站立着许多吏役,这些人被吓得个个面露惊恐,浑身颤抖。
“来人呀!给我打,给我砸!”“你们敢,税务所是朝廷机关,你等朝廷中人还有法度吗?”“甭管他,给我打,就打这小子,扒下他的裤子。”众恶奴纷纷上前,刚把税使裤子扒了,就听一人喊了一声:“慢,你们太无礼了!”众人一听是欧阳伦,这才停住了手。
欧阳伦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税使面前,冲着他一笑:“呵呵,知道我是谁吧?”“知道,知道,驸马爷。”周保认为驸马是懂法的,然而他错了。欧阳伦一听说知道,他是勃然大怒,厉声喝道:“知道你还敢截,打,给我打,打完了扔下河!”“是!”
欧阳伦和周保以为打了就打了,他们哪里想得到,刚到京城,他们就被朱元璋抓了起来。面对蓝田方面的奏报,朱元璋眉头紧锁:想当年,我为贫民之时,受过多少屈辱。我曾想,如果有朝一日我大权在握,自当杀尽天下贪官污吏。
二十多年来我杀了数万官员,他们有与我并肩战斗的战友,有我的晚辈。我曾想,杀了这么多人,他们总该收敛了吧。然而,嘿嘿,万不想我的家里人竟然带头仗势欺人,我刚刚发布了法律,他竟然敢带头作乱。我不杀你能服众吗!你别仗着你是我的爱女的丈夫就以为我不会杀你。
正在这时,太监禀报:安庆公主带着皇外孙求见。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说道:朕有事情要处理,不见。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决然地杀掉自己的女婿,乃是因为茶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对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之前,威胁中原统治的力量主要来自北部。因此,明朝在军事防御的同时,更采用了“花钱买太平”的边境贸易,而边境贸易中最重要的就是茶叶贸易。
不仅是经济因素,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将其看做制衡边境少数民族的武器。茶的贸易主要是在西部边境藏族同胞聚居地区,在北部蒙古族同胞聚居区则严禁茶叶贸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蒙藏联合起来,也就是“以茶驭番”。在东北部、北部,明政府针对蒙古族设立了马市,而茶市则是西部及西北部。对蒙古族是马布帛贸易,对藏族则是茶马贸易。
对藏族地区开展的茶马贸易是有先后顺序的。明朝为了防止西北藏族聚居区的藏民与北元联合对抗明政府,首先在当地开展了茶马贸易。西藏地区的茶马贸易是在其后开展的。为了防止西藏人与北元联合,明政府除了对其政治上示好之外,最有效的武器便是茶叶。因此,为了防止北元得到茶叶,明政府严禁对蒙古人进行茶叶贸易。
藏族同胞非常爱喝茶,主要是因为藏族人的食物奶油、乳酪、牛羊肉等不易消化,茶能解油腻。因此,他们对于内地的茶叶需求量极大,这条经过数百年形成的茶马古道,不但让藏族同胞享受了茶叶的好处,更让西藏和云南的交通实现了对接。不仅仅是藏族同胞喜欢茶,全世界人民同样对茶很喜爱。自从茶被引入人类生活,日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有人为了茶而造反。
茶马贸易的真谛:以茶驭番
美国人为了茶叶而打仗
美国独立战争打响造反第一枪的就是“茶叶党”党徒。1775年4月18日英军在波士顿开始镇压,“茶叶党”领导人之一保罗·里维尔,在晚上10点骑马狂奔向各地报信,高呼:“红衣英军来了,红衣英军来了!”。为此,他被称为“午夜骑士”。
1773年,为了抗议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征收巨额茶税(每磅三便士),波士顿人假扮荷兰人将英国的三艘运茶船占领,最后将342箱茶叶倒入海中。这就是著名的“茶叶党”的由来,同时也是美国人造反的开始。而到了2009年,美国人为了反对奥巴马的房屋救济贷款政策,由国家广播公司电视节目主持人桑特利倡议成立了“新茶叶党”。2012年美国大选中谁能够获得胜利,“新茶叶党”的支持与否竟然成了决定性力量,茶党女领袖米歇尔·巴克曼甚至成为共和党内总统候选人预选最拉风的人选。
茶叶自汉代开始便进入人们的生活,到了明代,饮茶方式、茶类更加丰富。
在明代以前,人们一般喝团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下令废团茶兴散茶。花茶、乌龙茶也在明代出现,从而形成了今日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等类型。
茶叶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传入葡萄牙,由此开始了欧洲人喝茶的历史。
1622年因为英国凯瑟琳女王只饮红茶而拒绝喝酒,而使得英法两国发生了间谍案。结果,法国间谍发现,女王喝的原来是中国茶。后金、蒙古也因为茶叶多次与明朝发生战争。
茶叶既然可以影响国际局势,也就可以影响国内局势。在国内,有一条著名的交通线,名字叫做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有两条。一条是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代的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到昌都、卫藏。另一条是川藏道,自雅安一带的产茶区进入康定后分为两条:北线从康定向北,经过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昌都(川藏公路北线),进入卫藏地区;南线则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昌都(川藏公路南线),进入卫藏地区。
除了两条主干线外,还有若干支线,例如“唐藏古道”(今天的青藏线)等。
茶马古道促进了汉藏交流,加深了两个民族的兄弟情谊。例如一首山歌唱道:山上住的是藏人,山下住的是汉人;虽然住处各是各的,但每天生活在一起。
在贸易过程中,为了解决茶的运输问题,也实行了“招商中茶”制度。
当然,招商运输茶叶的这种形式只是作为附属现象出现。这些茶或者给予盐引等其他商品售卖权,或者有一部可以允许在茶马贸易中进行售卖。
对于贸易的另一方——西北藏民,朱元璋要求:三千户每三户出马一匹,四千户则每四户出马一匹。马匹的进贡与赏赐同时进行,由政府定价,物物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