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笔财产,巴菲特小声解释着:“这只是小钱,我的大钱都做投资了。”朋友睁大了眼睛:“投资?什么投资?”巴菲特说:“我老爸开了个南奥马哈饲料公司,前不久,他在饲料公司隔壁又和福克先生合伙开了个建筑材料公司,老爸让我也入股了,我是第三大股东。”
上高中第一天,班主任老师给全班同学开了会,大家轮流作自我介绍。轮到巴菲特,他不慌不忙站起来:“我是来自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巴菲特,在奥马哈附近拥有一家农场。”顿时,全班同学都惊呆了。
也许,有的人认为理财就是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如果你的理财方式还停留在“储蓄”,那么,这样的理财方式早就过时了。当然,要想获得更好的理财方式,还应该以储蓄为主,有了储蓄的财富才会有投资的来源,才会获得丰厚的利益。现在人们的理财方式层出不穷,除了储蓄适当的急用资金,还可以用来做各项投资,比如买股票、买基金、买国债,投资房地产,或者选择自己创业,任何一种理财方式都有可能赢得财富。当然,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又是一大学问。
巴菲特的忠告
尽管,作为学生的巴菲特每个月挣的钱比老师的工资还高,存的钱比那些毕业工作的大学生还多,但是,年仅15岁的巴菲特却相当节俭,他花钱很少,每天总穿那双破球鞋。其实,这是巴菲特的一种理财方式,尽管自己很有钱,但在消费方面还是比较理智。
1.不要把钱看得太重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只要你积极理财,财源就会滚滚而来,为你创造出丰富的财富人生。当然,当你在制订理财计划的时候,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了,甚至为了储蓄钱财而过着拮据的生活,也不要因为投资失败了而沮丧不已。若你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财富,财富就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回报于你。
2.理财是一门学问
理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条通往财富的必经之路。当财富积聚起来的时候,还需要你细心地打理,它才会给予你更大的利益。财富,并不只靠一点点积累,必须在储蓄的基础之上进行正确的理财,才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客观认识投资的风险
巴菲特说:“在投资市场上,最好的投资方法不是大量地买进股票,而是要等待恰当的机会,谨慎投资。我在投资之前会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说,对不熟悉的领域我从来不投资,投资之前要全方面了解企业等,投资者应该学会思考,随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投资切忌盲目。”其他的投资者越是草率的时候,巴菲特就越加倍慎重。实际上,这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记住的。当处于熊市的时候,面对一片大好形势,许多投资者都会失去理智,不会考虑价格,不考虑股价的内在价值,总是不断地买进。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在股价狂飙时以很高的价格买入股票,不过,他们所付出的这个价格是根本不符合长期投资的。巴菲特认为,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以免做出创造财富,用智慧打造自己的“黄金梦”
冲动的决定,以至于自己血本无归。其实,不管是在投资市场,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说话,我们都需要谨慎小心。
公司准备提拔一名年轻人做办公室主任,小李和小王都是候选人,他们实力相当,同时,两人关系还非常要好。
有一天,经理把小李喊进了办公室,告诉他公司初步决定由他来接任办公室主任。小李很高兴,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顿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说话也特别放得开,经理随口问道:“你觉得小王这个人怎么样?他做事怎么样呢?”小李满脸不屑,说了小王曾闹过的一些笑话,以及对小王不利的一些事情。
几天以后,正式任命下来了,让小李惊讶的是,主任并不是他,而是小王。经理再次找到了小李,对他说:“年轻人,说话做事都要谨慎啊!”原来,经理和小李谈完话,又找了小王谈话。当时,经理透露办公室主任将由小李担任,对此,小王积极地表示支持小李的工作,而且,对小李本人的能力更是赞不绝口。就是因为这一点,经理改变了主意,让小王担任了办公室主任。
何止投资有风险,其实,生活处处有风险,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谨慎。无论我们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说话做事都应该谨慎。谨慎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显示着一个人的度量。小李的多言让经理看到了他内心的浮躁和轻狂,似乎他还缺少一些稳重,因此,经理改变了主意,让谨慎的小王担任了办公室主任。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从来不做盲目的投资,假如没有一定的把握,他是不会出手的。对此,他总是跟那些浮躁的年轻人说:“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不要盲目投资,投资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性和谨慎。假如没有好的投资对象,还不如持有现金,这样对于自己的资产更有保障。”巴菲特认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应该具备极为重要的素质就是谨慎,他说:“在寻找收购公司时,我们所持的态度就像在寻找另一半,必须放开心胸、主动积极,但不应仓促莽撞。”其实,不仅仅是投资,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当我们做一个重要的决策时,一定要谨慎,把各种情况都想好。
1.谨言慎行
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我们都需要认真思量,别人有他的吩咐,我们也应该思考自己的未来,不能凡事都顺从,多为自己着想,该装傻的时候,一定要装得彻底。比如,在公司,上司是掌控一切的人,你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其对你的判断和重用。
2.凡事谨慎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羊已经被狼叼走了,才想起修补羊圈,这似乎对事情本身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在做着“亡羊补牢”的事情。开始做事情时,不谨慎,考虑不周到,做了一半,才想采取补救的措施,而这时候,事情的发展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了。因此,为了避免“亡羊补牢”再现,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谨慎一点。
看巴菲特的投资人生
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可以说,巴菲特的一生都与投资有关系,从他懂事开始,他就懂得如何投资,如何将手中有限的资金变得更多。然而,巴菲特本人并不是一个把金钱看得很重的人,他只喜欢看着钱变得越来越多。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心理,使得巴菲特成了举世瞩目的成功投创造财富,用智慧打造自己的“黄金梦”
资大师。
巴菲特出生于美国西部,父亲是奥马哈联合大街银行的一名证券推销员,不过,在巴菲特尚未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失业了,生活十分拮据。在巴菲特出生后,家里变得更加困难,有时候母亲甚至不去参加朋友的聚会,童年的艰苦生活让巴菲特十分向往财富。
巴菲特很小就觉得数字是十分有趣的东西,并显示出了超常的数字记忆能力,他经常在大街上记忆汽车牌照号码。不过,每当看见父母为衣食担忧时,巴菲特就想象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富翁。这年,只有5岁的巴菲特卡在家附近摆起了小摊,他向路人出售口香糖,后来又到市区去卖柠檬汁,就这样,他开始慢慢地积累自己每天赚取的点点财富。
7岁的时候,巴菲特就开始想任何能赚钱的方法了,如当球童,收集饮料盖子等,每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赚钱时,他总是回答:“我不是想要很多的钱,而是看见钱越来越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那个时候,巴菲特最喜欢看的书是《赚取1000美元的1000招》,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很快赚到这么多钱。在巴菲特11岁的时候,他开始尝试玩股票,并且赚了5美元,在他13岁的时候,就成了《华盛顿邮报》的发行员,并且开始纳税了。
当他中学毕业时,威尔森在巴菲特年鉴上的评语写的是:对数学很感兴趣,未来有可能成为一个股票经济家。
从此以后,巴菲特开始了自己60多年的投资生涯。在这60年的投资生涯中,他从来没用过财务杠杆,没有投机取巧,也没有遭遇过大的风险,没有哪次巨大亏损。无论投资市场如何变化,巴菲特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在同一时期,没有哪位投资人可以与之相比。
2008年3月5日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推出了2008年度全球富豪排行榜,号称华尔街“股神”的巴菲特以620亿美元再度名列世界首富。
巴菲特的忠告
不知是巴菲特给投资带来了新一轮的革命,还是投资改变了巴菲特的一生,但是,从巴菲特跨入投资行业那一天起,他的名字就与“投资”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
1941年,巴菲特购买了人生的第一只股票。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转入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
1950年春季毕业,巴菲特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后来,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开始研究生学习,成为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65年,35岁的巴菲特收购了一家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纺织企业。
1969年,公司解散后,巴菲特将2500万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买入了伯克希尔公司股票,成为最大股东,次年,他开始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81年,巴菲特陆续向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投资4570万美元,20年之后,巴菲特盈利23亿美元。
1993年,巴菲特荣登《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榜首。
1994年,伯克希尔公司成为拥有230亿美元的投资金融集团。巴菲特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内的股票才平均上涨了50倍。200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巴菲特以520亿美元的资产位居第二,仅次于比尔·盖茨。
2008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巴菲特以620亿美元再度成为世界首富。
可以说,巴菲特是一位真正的投资大师,他的成功不仅仅体现为是一名世界亿万富豪,还在于他成功地投资了自己的人生。谁敢说他的人生不是成功创造财富,用智慧打造自己的“黄金梦”
的呢?在生活中,虽然我们的职业不是投资股票,不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投资,多学一些知识,多锻炼一些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最大的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