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巴菲特的人生和财富忠告全文阅读 > 第35章 迎接风险,敢于在危机中寻找突破点(1)

第35章 迎接风险,敢于在危机中寻找突破点(1)


  市场就好像上帝一样,帮助那些乐于帮助自己的人,但是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巴菲特胆大心细,机遇险中求巴菲特说:“胆大心细,这就是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的法宝,投资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不要想着去预测或控制投资的结果。实际上,人的贪欲、恐惧和愚蠢是可以预测的,但其后果却不堪设想,更难以预测。”在巴菲特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胆大心细,股票投资也是如此。假如说股票投资总需要听从别人的意见,犹豫不决,就会错失许多良机。对投资者而言,一旦你认准了一件事情就需要大胆去做,不要总是想如何进行预测或控制投资结果。席勒曾说:“任何一个苦难与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更大的祝福。”其实,伴随着艰难的背后,还隐藏着无限的机遇。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你缺乏自信,会使沮丧、畏惧之心蔓延开来,不仅抓不住机遇,反而会被困难所吞噬。有时候,这就是一道选择题,当你选择了在忍耐中发掘,机会就有可能降临;相反,如果你选择了放弃,机会就永远放弃了你。

  小农夫亚摩尔在17岁的时候,跟随慕名前往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淘金者,坐在大篷车上风餐露宿地奔往加州。

  然而淘金完全是一个力气活,而且周围的环境很恶劣,亚摩尔完全适应不了。没有多久,他就决定放弃了。一天,他无意中听见周围的淘金者说:“如果谁能给我一壶凉水,我就给他一块金币。”后来,周围都没有水喝了,有的人甚至开出了两个金币。原来,因为山矿里很干燥,水源很缺少。对于那些淘金者来说,没有水喝是最痛苦的事情了。

  周围工友的牢骚却给了亚摩尔很大的启发,他觉得自己不适合挖金矿,不如找水来卖给别人,于是,他开始挖水渠,并且把引来的水过滤成饮用水,装在桶里卖给别人,但是很多人都嘲笑他“别人都是来挖金矿的,而他却是来卖水的。为了这一点点生意,还千里迢迢地跑到加州来。”因为加州的淘金者太多了,水的需求量很大,所以,亚摩尔的水总是卖得很快,没多久,亚摩尔就卖了6000美元,这对当时的他而言是一笔很乐观的收入。

  同样是一件事情,有的人觉得这就是灾难、险境,有的人却因此看到了机遇,原因在于人们的眼光不同。如果你只是着眼于眼前,你会觉得事情毫无希望;但是,倘若你胆大心细,你会发现,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一次机会。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一旦认准了这是只好股票的话,那么不管他的财务状况多么糟糕,巴菲特也只会买入而不会卖出。在投资保险公司时,巴菲特不仅追加了410万美元,而且在可转换优先股中也投资了1940万,最后,巴菲特合计在这只股票上投入了4700万美元,持有公司33%约720万股,这也是巴菲特持有的最大一只股票,而到1980年,巴菲特在这只股票上的投资市值已经达到了上亿美元,他的投资也如愿增值了。

  迎接风险,敢于在危机中寻找突破点

  1.在困境中挖掘机遇

  同样的道理在工作中一样适用。有时候,面对上司吩咐的工作任务,有的人抱怨:“每次都是这样大难度的工作,好运都让身边的人捡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有的人却从中看到了机会:“如果我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上司对我肯定会刮目相看,升职、加薪也就指日可待了。”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我们必须明白:应牢牢抓住隐藏在险境中的机遇,才能走得更远。同时,眼光要放远一点,不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困难,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善于在这样的困境中发掘机遇,抓住机遇。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荆棘、有鲜花,荆棘代表着困难,鲜花预示着机遇,只要你踏过了荆棘地,就会到达美丽的花园。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有人说:“美国有很多讨论富人的书,都得出结论证明富人并不比普通人聪明,学识也不一定比一般人多。要说富人智商高,那是不科学的。这些富人之所以能成功,而很多智商、学识远远高过他们的人却成功不了,是因为富人们具有的冒险精神或是敢想敢做的精神确实比别人强。”

  看准机会,立即出手

  巴菲特说:“商机抓住了,就能带来滚滚财富;抓不住,财富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他十分注重把握机会,在他看来,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可以成功。如果抓不住的话,以后也不会有那样的机会,那么,自己将与成功擦肩而过。在他的一生中,由于机会比较多,成功的可能性自然比常人多一些,如此,他成了最成功的投资大师也不足为怪。机会与成功本来就是密切联系的,但是,发现机会与抓住机会并不一样,只有抓住机会才有可能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发现了机会,却犹豫不决,左右为难,机会也就消失了。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并不是随时都能遇到,而是来的时候要抓住它,一旦错过,就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了,而巴菲特正是抓住商机的高手。

  在投资过程中,巴菲特向来看准时机,毫不犹豫地出手。美国运通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公司,1891年,它第一个推行了旅行支票,1958年,又第一个推行了信用卡,引导了一场信用卡革命。不过,后来这家公司遇到了大麻烦,联合公司是一家大企业,当时用一批色拉油作为抵押物质,而从美国运通贷款,后来,联合公司破产了,清算公司财产时,联合公司准备收回这批色拉油。可是1963年11月,美国运通经调查后才知道,那些抵押的油罐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色拉油,而其他的都是海水,银行因为这个诈骗而损失了数亿美元。如果债权人索赔的话,运通公司将资不抵债,当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华尔街所有的人都开始抛售美国运通发的股票。

  这时,巴菲特则在走访自己家乡奥马哈的所有经营场所,但是,他却看见人们还在继续使用运通公司发行的信用卡结账。因此他发现,这次的丑闻并没有打垮运通公司,运通公司发的旅行支票和信用卡还在使用中,而且在整个市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巴菲特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出手:1964年,他动用了自己手里40%的资金购买了运通公司的股票。果然,没过多久,美国运通公司破解了这次诈骗,而且和联合公司的债权人达成了和解,公司得以正常营业。在以后的两年里,运通公司加大了经营管理,股票也增长了3倍,5年后股票更是增长了5倍之多。

  敢为人先,牢牢把握眼前的机会,使得巴菲特做成了一笔大买卖,虽然有些风险,却为此大赚了一笔银子。所谓“生意人人做,就看谁占先”,谁抢迎接风险,敢于在危机中寻找突破点占了先机,谁就成为最后的大赢家。从发现机会,到真正出手,也不过眨眼工夫,巴菲特深知自己稍有犹豫,就会错过这个机会。于是,他毫不犹豫,马上做了这笔生意,结局尽在他意料之中。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正在推进成立一家新债券保险公司,对此,纽约州保险业监管者发出了呼声,敦促该公司进入这一规模巨大的债券保险市场。不过,伯克希尔公司的这一举措还是让许多投资者产生了质疑,对此,巴菲特说:“全球信贷危机为其保险和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造了一些新的并购机会,我感觉应投资备受危机困扰的金融服务行业。”

  1.抓住机会

  通常情况下,当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暂时出现问题,市场担心这家公司解决不了问题,盈利能力会下降,于是投资者们纷纷抛售股票,致使股价大跌。在股市中,经常会有一些资金非常充裕的公司,因为暂时遇到了困难,导致这只股票被市场抛弃。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这样的情况不容乐观。但巴菲特却说:“优秀的公司暂时遇到困难,会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被错误低估,这反而是巨大的投资机会。”股价疯狂下跌会形成安全边际,这正好是低价买入的良好时机。而随着企业恢复正常,市场会重新认识到企业的盈利能力,股价也会大幅上升,投资者自然会大赚一笔。

  2.马上行动

  面对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需要马上行动。如果你总是优柔寡断,迟迟不肯行动,下不了决心,最终使自己失去了最佳的机会,让别人捷足先登。这样就会使自己与成功失之交臂。对此,面对每一次机会,要果敢、要及时,不要拖拖拉拉、犹豫不决。

  如何“点石成金”

  在美国,巴菲特可以说是一个“点石成金”的人物。有人说,假如1956年你将1万美元交给巴菲特,它今天就会变成大约2.7亿美元,而这仅仅是税后收入。假如1956年,我们有10000美元,与巴菲特一起投资,那我们将会获得27000多倍的惊人回报。假如伯克希尔的股价为7.5万美元,在扣除了各种费用,缴纳了各种税款之后,从刚开始投资的1万美元就会迅速变为2.7亿美元,难怪有人把伯克希尔股票称为“人们拼命想要得到的一件礼物”。点石成金,在过去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美梦,但在巴菲特的眼里,却可以实实在在成为一项投资事业。

  威尔逊创业的时候,全家唯一值钱的是一台分期付款的爆米花机,只值50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决定从事地皮生意,然而,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做生意,而且人们都没有钱,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能出钱买地皮修房子,哪怕当时地皮的价钱很低,当亲朋好友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后,纷纷反对他的这个决定,并且都认为他会输得很惨。威尔逊则认为,美国作为战胜国,战争已经结束了,经济也会马上进入发展期,到时候,买地皮的人就会增多。

  威尔逊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加上贷款在市郊买了很大的一块荒地,因为他认为,美国经济一旦发展,城市会开始扩张,郊区也会跟着延伸,到时候,这块无人问津的地方就成为“黄金地带”了。

  两年后,威尔逊真的成功了,他购买的那块荒地已经成了城市的黄金地带,而且风景很好,被很多人相中,纷纷出高价,希望威尔逊能出让,可是威尔逊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有自己的打算。他先在土地上盖起了一座“假日旅馆”,而因为这里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优势,开业后生意一直很好,最后,威尔逊的生意越做越大,世界各地都有“假日旅馆”。

  迎接风险,敢于在危机中寻找突破点

  点石成金的第一步需要坚定自己的梦想,在威尔逊创业之初,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反对,谁能相信这会成功呢?但是,威尔逊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只要我们敢于相信自己,坚定地走下去,我们终有一天会成功。假如威尔逊当初没能坚持自己的意见,放弃了地皮生意,那将是另外一种结局了。

  虽然,巴菲特是一个点石成金的大师,但他的投资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1973年到1974年期间经济衰退,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股价直接降到了每股只有40美元。而1987年的股市灾难中,也没能幸免,股价由最高的4000美元跌到了3000美元。当海湾战争发生的时候,公司再次遭受了重创,股价由每股8900美元跌到了5500美元,而最严重的一次则是1998~2000年时,因为宣布收购通用保险公司,公司股价直接从80000美元跌到了40800美元,跌幅接近50%。这其中的投资历程是艰辛的,也是难以想象的。

  大量事实表明,巴菲特的点金术也不是那么轻易炼成的,必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或许,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一次次巨大的投资案例,但在投资前后,巴菲特的努力我们可曾见过呢?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是投资界的一个不老神话,但是,这并不表示巴菲特天生就是一个投资家。真正的点金术,所指的不过是走向成功的那条路,我们应该知道,没有哪一条路是平坦的,必须经历了荆棘,才能看见前途的光明。

  1.相信自己能“点金成石”

  难道只有巴菲特才做着“点石成金”的美梦吗?不,当然不是,在生活中,我们谁不希望自己也可以点石成金,但为什么只有巴菲特做到了?那是因为在这条路上,巴菲特始终相信自己,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这个世界确实是可以点石成金的。

  2.经得起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