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则说道:“我这一辈子都在从事投资事业,可是却极少在文章上谈论股市的整体水平,直到现在也只有四五次而已。但是,现在看来,当时买入确实早了一点,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观念,我始终认为应该长期持有股票,在20年里,或者更长的时间里也应该长期持有股票,如果和20年的国债相比,我宁愿长期持有股票,虽然长期持有收益可能会少点,但是这也是一份相当可观的收益。
有人则继续问道:“那你觉得你在2008年购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吗?如果你知道了当时有风险,你还会不会加大投资金额?”
巴菲特则说:“假如我当时知道了会有这种情况,我肯定不会在2008年就买入了,而是等到2009年,因为当时的股价已经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但是你要知道,我不能预测什么,即使是这样的一个好机会,我也错过了最好的投资机会,所以在2008年的时候,我就出手了,因为我不能预测任何事。”
2010年,巴菲特再次重申自己战胜股市的秘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然而,在实际投资的时候,为什么许多人都做不到呢?一方面在于盲目从众,不敢独立思考,选择逆向投资;另一方面在于过于追求完美,总想在跌至最低谷时抄底,在最高点抛售,赚到更多的钱,结果不仅没抓住机会,反而错失良机。
与众不同,用前瞻性的眼光赢取财富
巴菲特的忠告
其实,就在2010年的股东大会上,还有人问道:“过去两年股市大跌,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但是在危机笼罩之下,我们太恐惧了,结果错失良机。现在我们仍然没有完全走出危机,与历史上的买入机会相比,你怎么看待目前的买入机会?”
巴菲特的原话是这样的:“历史上,很少可以明显看出股市过于低估,有时候可以明显看出股市过于高估,不过,90%的时间股市在这两者之间模糊不清。我认为目前并非我所见到过的最好的买入机会,假如你在别人恐惧时也心生胆怯,那就根本无法做好投资。人们往往过于关注股票每天的涨跌,不过,假如你购买农场或房屋的时候,你并不会关注它们每天的价格涨跌,假如不随时关注股价走势,你反而会做得更好。很多年之前,我的导师格雷厄姆曾经在他的书中写过性格在投资中十分重要,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他说的话十分正确。许多人并不具备可以正确应对股市上涨下跌的合适性格。假如别人告诉你要勇敢买入时你就勇敢买入,别人告诉你要恐惧卖出时就恐惧卖出,你只是券商们喜欢的客户。拥有一个农场的人不会常常考虑他的农场市场价格是多少,也不会认为市场价格走势可以告诉自己应该怎么怎么办。其实,真正的股票投资秘诀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优秀的公司股票,然后忘记这件事,一直持有很长很长的时间。”
相信自己的判断永远持股
巴菲特说:“投资股票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大企业的股票,同时确信这家企业拥有最正直和最能干的管理层,然后,你永远持有这些股票就可以了。”在他看来,投资股票要永远持股,要么按兵不动,要么看准机会大胆出击。当然,永远持股这个投资理念,体现在巴菲特投资股票的数量并不多,而且习惯于在少数几只自己熟悉的股票上长期持股不动,或许来回反复地坚持。而且,由于股票数量比较少,所以不难掌握其内在价值。巴菲特说:“股票市场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是投资者以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为主,他们相信股价总有一天会反映企业内在价值;另一种投资者确切地说应该是投机者,他们把买卖股票当作是赌博游戏,看不到股票的内在价值。”
伯克希尔公司从1989年就投资了6亿美元买入了9900万股吉列公司的股票,并且在后来帮助其挡住了投机者的恶意收购。从那以后,巴菲特就没有做任何事,而是静静地持着这些股票,即使在20世纪末吉列公司股票大跌的时候,他也没有像其他投资者一样急于抛售股票,因为他相信吉列公司的自身价值。
对此,巴菲特则开玩笑说:“就算公司的股价暴跌了,可是我还是会睡得很香,因为我知道全世界有近25亿男人要刮胡子,那么公司的产品还是有很广阔的市场,所以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在2000年的时候,吉列公司既1992年推出女用敏感性脱毛刀片后首次推出“维纳斯”的女用三刀片,这一做法更让巴菲特对于自己的坚持深信不疑。
对此,巴菲特则开玩笑说:“从那以后,我想的更多的不是男人的脸,而是女人的腿了,因为男人刮脸只要一块刀片,而女人要用三块,可是后来,我发现自己还是必须想男人,因为总想女人的腿会让我睡不着觉。”
巴菲特持股不动,在16年后,因为宝洁公司的并购,使他手中的股票大涨,伯克希尔持有的股票总值超过了51亿美元,从6亿到51亿,仅仅用了16年,平均每年的收益率高达14%,这比当时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还要高出1倍多。如果当时巴菲特把6亿投资到了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那么,他只能获得22亿美元的收益,整整少了大半。
与众不同,用前瞻性的眼光赢取财富
选择一个合适的投资对象,然后长期持有股票,在这个期间,不管这个股票的价格是涨还是跌,都需要永远持股,这就是巴菲特的投资秘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适合长期持股,我们只坚信那种有内在价值的股票,就好像即便吉列公司的股票下跌,但巴菲特坚信男人总会刮胡须,这样一来,产品的内在价值并没有改变,于是,对于股票的持有还会坚持下去。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曾开玩笑说:“我的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投资策略,就算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悄悄在我耳旁说将要降低利息或提高利息,我也不会因此改变策略。”相对于巴菲特的永远持股,而在现实投资中,许多投资者最喜欢的就是到处打探消息,不管消息来源是真还是假都异常敏感,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蜂拥而至。更有甚者,有许多投资者完全是根据这种真假莫辨的消息传播来决定自己是买入股票还是卖出股票。
1.不人云亦云
在股市,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与主张,而不是人云亦云。当处于牛市的时候,不要跟随大众拥挤,跟着人们买入,而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当股市处于低迷的时候,也不要跟着人们疯狂抛售股票,而是永远持股。那些随波逐流的人其实是投机者,跟着这样的人行动是很难有大的收益的。
2.坚定产品的内在价值
不管该企业的股票走势怎么样,只要我们认定了产品的内在价值,那就应该一直坚持下去,那是因为产品的内在价值不会因为股价的走势而有所变化。只要我们坚持度过那段时期,最后的赢家就是我们。
企业的内在更加重要
巴菲特说:“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且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就会成为你抛售的候选对象;相反,我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在巴菲特看来,股票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我们买入的股票,决定其价值的不是市场,也不是宏观经济,而是公司业务本身的经营情况。对此,巴菲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投资中,我们把自己看作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也不好是证券分析师,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
巴菲特十分欣赏自己的导师格雷厄姆说过的一句话:“当投资是以最靠近企业的方式来进行的时候,他就是最明智的。”巴菲特觉得,这是关于证券投资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有一次,巴菲特看到某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十分便宜,不过,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一家亏损企业,对此,他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发现虽然这家公司整体上是亏损的,但是,公司的三大主营业务依然经营得很好。对此,巴菲特觉得,其实可以表明这家公司的本质并不坏,目前所出现的亏损只是暂时的、局部的,而这样的企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于是,巴菲特果断出手,大量买入这家公司已经跌至谷低的股票。果然如他所想象的那般,没到一年的时间,这家公司就完全恢复正常,股价也随之上涨,巴菲特又做了一笔赚钱的买卖。
那些追随者千方百计打听巴菲特有什么秘诀,竟然可以在股价最低时捡到便宜?谁知道巴菲特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他只是像他的恩师格雷厄姆所说的那样,自己更靠近企业而已。其实,巴菲特经常所说的“安全边际”指的就是这个概念。
与众不同,用前瞻性的眼光赢取财富
有一次,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有人问巴菲特:“怎么样判断合适的安全边际呢?”对此,巴菲特回答说:“无论股票市场走势如何,我喜欢那些有确定性的投资;如果觉得某项投资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就不会去博它的回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巴菲特投资喜诗糖果和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就认为不需要考虑有多大的安全边际,因为他相信这样的股票投资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不管股市将来如何发展。对此,巴菲特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好像看到一个胖子进门了,无论他的重量是350磅还是325磅,这都没有太大关系,你只要知道他是一个胖子就行了。你想一想,假如一样东西本来价值1元,现在价格跌到了只剩1/4或只值4毛钱了,而你又能以这个价格买到它,那还会有多大的投资风险呢?这时候还有什么必要去参考别人的意见呢?”
相对于股票,巴菲特认为股票的持有者——企业的内在会更重要。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只有把自己所买的股票看作投资的企业,才会全身心、认真地去了解并关心这家企业,这时候股票投资会更关心其内在价值,而不是股市上的小道消息。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一直强调这个问题“你所拥有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在一些公司中,他还会考察其优劣,他曾说:“一段时间内,我会选择某一个行业,对其中六七家企业进行仔细研究。我不会听从任何关于这个行业的陈词滥调,我努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找出答案,比如我挑选的是一家保险公司或一家纸业公司,我会让自己沉浸于想象之中:假如我刚刚继承了这家公司,而且它将是我们家庭永远持有的唯一财产,那么我将如何管理这家公司?我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我需要担心什么?谁是我的竞争对手,谁是我的客户?甚至,我会走出办公室与客户谈话,我从这些对话中可以分析,这家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假如进行了这样的分析,我可能会比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更深刻地了解这家公司。”
1.买股票要像买整个公司一样去考虑
巴菲特说:“如果我想收购一家商店,我就会了解这条大街上的每一家商店和它们的情况。我的意思是,我可以根据迪士尼在1966年上半年的股票市场价格分析商店的价值。”当我们考虑完这一系列情况,才可以稳妥出手。
2.考虑这家公司的管理情况
巴菲特说:“我在选股的时候,总是先考虑所选择公司的管理状况、金融业绩以及现行的股票价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寻求购买有潜在价值的股票,这类股票可以从价格与收益比率较低以及股息收益较高中反映出来,还能够从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低比率中反映出来。”
3.关注公司的持续竞争优势
巴菲特说:“对于投资来说,关键不是确定某个产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或者这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而是要确定任何所选择的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确定这种优势的持续性,那些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