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巴菲特的人生和财富忠告全文阅读 > 第13章 专注为事,业精于勤用心经营(2)

第13章 专注为事,业精于勤用心经营(2)


  “如果你得到了上帝的原谅,那么请你在吃这果实的时候,也请告诉我。”皇帝对他说道。

  无花果树终于在老人的有生之年结果了,老人装了满满的一袋,带到皇帝面前说道:“皇帝陛下,我就是那个种无花果树的人,现在无花果成熟了,而我篮子里装的就是结出来的果实。”

  皇帝听后,让老人坐在自己的金椅子上,并且在篮子里装满了黄金。可是,皇帝身边的仆人则反对道:“您给这个老犹太人的荣誉是不是太多了?”

  皇帝则说:“上帝都能给勤劳的人荣誉,难道我就不能做同样的事情吗?”

  皇帝说得很对,上帝和人们通常会把奖赏给那些勤勉的人。因为老人的勤劳,所以他得到了上帝的特赦,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吃到了无花果。在犹太人看来,懒惰会使一个人一事无成,所以他们选择了勤勉,只有勤勉的人才会尝到胜利的果实。

  犹太大亨洛克菲勒是一个对工作非常勤奋的人,他勤奋到什么程度呢?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他有十五六小时都在工作,有时候,甚至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有人曾经给他算过,他的一生平均每周要工作76小时,经常别人都下班了,他还在工作,而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希望什么事情都不做,那么只要上8个小时就足够了,但是,当你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那么24小时都不够。在别人的眼里,他总是忙碌着,于是,认识他的人都说,洛克菲勒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他时间都在工作。正是因为这位世界级的大富翁这样紧张而勤奋地工作,他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洛克菲勒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在于他始终如一地保持勤勉的态度。他的勤勉已经成了顽强的奋斗,在他的眼里,一天24小时已经不够用了,他希望能在一天内工作更长时间。其实,巴菲特一直把洛克菲勒当作自己勤勉工作的偶像,他认为只有勤勉的人才能够尝到胜利的果实,只有勤勉的人才能够得到命运的眷顾。所以,不管是洛克菲勒还是巴菲特,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是一个做事勤勉的人,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巴菲特的忠告

  《羊皮卷》这样劝告世人:“最难受的工作是无所事事,最愉快的工作是人们忙于工作”。巴菲特崇尚工作,他十分讨厌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走,那是他觉得很难受的事情,而整天勤勉甚至紧张的工作才是他所喜欢的。巴菲特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努力培养自己勤勉的习惯,这是成功的关键,正是这种“成事在于勤,谋事须忌堕”的精神成就了巴菲特。

  1.勤勉是成功之本

  巴菲特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勤勉的习惯,这有利于孩子们更早地意识到勤勉的重要性。他们会明白,如果你很懒惰,那么什么也得不到;如果勤奋,就能够得到奖赏。因为从小树立勤勉的观念,孩子们更懂得如何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

  2.成事在勤,谋事忌惰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一个人要想成就一专注为事,业精于勤用心经营番事业,一定要守住“勤”字,忌掉“惰”字。对于生活或者事业,你怎样付出,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你以勤付出,回报你的,必将是丰厚的硕果。相反,那些懒惰的人,生活是不会赐予他们任何东西的。懒惰的人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如果你懒惰地面对你的人生,那么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一点点葬于虚无。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会给懒惰任何机会的。

  因为年轻所以更要脚踏实地

  巴菲特经常告诫孩子们:“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在巴菲特的思想里,世界上没有一步登天的奇迹,所以他恪守自己“脚踏实地”的原则,做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就好比投资。巴菲特说,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一件小事做起,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只专注于现在所的工作,巴菲特用自己投资的经历告诉人们:用投机取巧的方法来获得成功,那是永远不可取的。可能你在短时期内能获得一两次成功,但是却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巴菲特更愿意通过添加一砖一瓦,踏踏实实地坚守自己的位置,最后建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城堡。

  1872年,只有24岁的哈同独自来到中国的上海谋生,而他只是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除了自己身上的衣服,他别无一物,更没有资本,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但是他为了在中国赚到钱,所以结合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决定了一个立足点。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给一家洋行看门,他并没有觉得这份工作很丢人,因为这也是自己劳动赚来的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以后找到更多的赚钱方法。

  哈同对于自己的这份工作很认真,晚上休息的时候,他则开始看一些经历和财务的书,来提高自己。当时他的老板发现了哈同这位出色的员工,于是把他调到了业务部门当一名办事员。哈同并没有改变什么,还是一如既往地工作,随着他的业绩越来越好,他被提升领班,与此同时,哈同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后来,他借故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且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哈同辞职后开办了一家专门卖洋货的“哈同洋行”,因为他独特的眼光,在当时中国是没有多少地方卖洋货的,所以前来的消费者也就没有机会货比三家。因此,他通过市场神不知鬼不觉地获得了高额利润,商行越办越大。

  哈同能够从一名看门工成长为商行的老板,体现了他“脚踏实地”的做人智慧。一个看门工,可能是大多数都瞧不起的岗位,要是别人是不愿意干的,他们觉得自己相貌堂堂,年轻高大,怎么会屈于当站门雇员?可是哈同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是他成功的一个起点。我们仔细注意到哈同的工作历程,发现了他成功的秘诀,那就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他对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勤勤勉勉,忠于职守,并且不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慢慢登上成功的宝座。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认为,人就应该从基础工作做起,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人们应该通过认真工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切勿好高骛远,而是坚守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逐渐地积累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宝贵的工作经验,而这对于以后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基础。当他们面对比较复杂的工作的时候,依然能够胸有成竹地去完成它。巴菲特经常告诫孩子们“工作无大小”。任何一件工作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只有你用心了,才能够认真处理每一件事情,从而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经验,顺利完成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

  1.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巴菲特经常对孩子们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巴菲特本人也正是坚信这个道理,以至于在世界享有盛名。中国也有句相似的格言“千里之行专注为事,业精于勤用心经营始于足下”,它们所表达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凡成大事者都需要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小事做多了就成大事了。

  2.从最底层做起

  犹太巨商中的大多数都是通过白手起家来达到成功的。在创业之初,他们一般都是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但是他们并没有为自己位于底层而气馁,相反,他们把底层作为他们展现自己的平台,也是成功的开端。无论他们的工作多么平凡,多么不起眼,他们都能够将那些看似普通而又细微的工作干得很出色。

  成功首先看谁跑得快

  巴菲特认为,行动的天敌常常是人们的拖延,而能够制止拖延的最好办法就是马上付诸于行动。犹太人只占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一,但全球百分之七的财富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犹太人学会做行动的主人。犹太人做任何事情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来不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时刻谨记“今日事,今日毕”。巴菲特的时间观念很强,所以他绝不会拖延时间,也不会浪费时间,他总是致力于把一件事做好。如果他认定今天必须完成的事情,他就会竭尽全力,哪怕别人都下班了,他还是坚持把事情做完才下班。这就使得他养成了做事严谨、珍惜时间的习惯,这也是他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如果你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吃掉一只活青蛙的话,那么你就会欣喜地发现,在接下来的这一天里,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由此引申出了“青蛙”规则,对每一个人而言,“青蛙”就是最重要的任务,如果我们现在对它不采取行动的话,就很可能因为它而耽误时间,从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有人引申出了“吃青蛙”的两个规则:一是如果你必须吃掉两只青蛙,那么要先吃那只长得更丑陋的。简单地说,假如在一天里我们面临两项重要的任务,那么我们应该先处理更重要的那一项,即使重要的任务总是棘手的,但我们也要吃掉那只最丑陋的青蛙。养成这样的习惯,而且坚持到底,完成一个目标再开始另外一个目标。

  二是如果你必须吃掉一只活的青蛙,那么即使你一直坐在那里并盯着它看,也无济于事。摆在面前的即使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我们也需要立即行动,你漫无目的地思索,以及任由内心惰性的滋长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这样有助于我们养成不假思索、立即行动的勤勉习惯。

  为了完成既定目标,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要立即行动,即“吃掉那只青蛙”所阐发出来的理论: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你来说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时间久了,自然就能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那些成功人士身上最显著的共性就是“说做就做”。一旦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立即展开行动,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完成这项工作,直到完成目标为止。

  巴菲特的忠告

  如果你走进巴菲特的办公室,你是看不见有“未决”的文件的。巴菲特的时间观念极强,他绝对不会愿意浪费时间。在他“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的观念里,积压文件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一旦发现办公桌上有待批的文件,里面就可能有一批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按时处理,就有可能耽误重大的事情,而这是变相地浪费时间。

  专注为事,业精于勤用心经营

  1.珍惜时间

  金钱能够储蓄,而时间不能储蓄。金钱可以从别人那里借,而时间不能借。人生这个银行里还剩下多少时间无人知道。因此,时间更重要。巴菲特用投资来作比喻,投入多少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而是用时间来计算。他觉得,在时间和金钱这两项资产中,时间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他还认为一个人从你认识到时间宝贵的那一刻开始,你也会变得富有。对于时间观念极强的犹太人而言,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极为珍惜时间。所以他们做任何事情的原则就是今天能完成的事情绝对不会拖到明天。

  2.看谁跑得快

  懒惰是借口的来源,如果我们不想为自己找借口,就必须让自己变得勤奋起来。生活给我们每个人同样的平台,谁跑得快,谁就能第一个站在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假如你跑得慢,就只能在后面忍受别人的讥讽。因此,跑得慢的人比别人更勤奋一些。懒惰是一种习惯,勤奋也是一种习惯,既然都是习惯,为什么不变得勤奋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