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巴菲特的人生和财富忠告全文阅读 > 第21章 学会沟通,成功奠基于人际关系之上(1)

第21章 学会沟通,成功奠基于人际关系之上(1)


  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独特的智慧和过人的人格魅力两个轮子的驱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才能在更深远的意义上获取成功和体验人生价值。

  ——巴菲特

  做一个会沟通的人

  当女儿讨厌某个朋友时,巴菲特总是对孩子说:“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呢?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这是巴菲特教给孩子们关于沟通的第一课。成功大师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就,85%取决于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专业知识只占15%。”其实,谁知道?即便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曾经也是卡耐基培训的学员呢?巴菲特以前是一个十分木讷的人,为此,他特意到卡耐基培训,刻意培训自己的沟通能力。因为他清楚,只有善于沟通,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1943年,巴菲特离开老家奥马哈来到华盛顿,初中三年,他一直不适合这座新城市,再加上他本来就处于青春叛逆期,虽然,他的有些行为很让同学和老师头疼,但他还是想成为一个老师、同学、家长都喜欢的好孩子,他希望跟身边的人进行融洽的沟通。他常常为此苦恼,他想:能有什么办法呢?能有什学会沟通,成功奠基于人际关系之上么办法让别人喜欢我呢?

  突然,脑海里一道灵光闪过,巴菲特想起自己看过的一本《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采到蜂蜜,就不要踢倒蜂窝。”也就是说,假如你想和别人做朋友,并得到甜蜜的友谊,那就不要批评别人,因为批评对方会令他伤心难过,让人心生怨恨,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

  巴菲特再从书架里拿出那本书,并将其中的一部分摘抄了下来:人人都希望受到注意和赞美,没有人希望被批评;在所有的文字中,最好听的声音是自己的名字;处理争执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开争执;如果发现自己错了,马上坦白认错;问问题,而不要命令别人;帮助别人留下好名誉;婉转指出别人的错误,让别人保住面子。

  就这样,巴菲特渐渐懂得了如何沟通,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别人。席勒说:“知道他自己尊严的人,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自尊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第一个原则,从小,我们就应该学会“站着”,而不是“趴着”去仰望那些大人物,这样所建立的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我们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是要靠自尊来支撑的,尊严可以带给人自信,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安东尼·提莫克是一个新英格兰穷牧师的儿子,他刚从菲利普斯学院毕业,18岁的年龄应该出去认识的起步阶段,但是他只能替一个商人干点杂活,只能作为办公室的小工,而且只能挣一块半的工资,老板看他有点小聪明,就准备让他去销售铁路的公债券。而安东尼·提莫克知道泰勒对这个很感兴趣,但是怎样才能引起他的注意呢?他为此绞尽脑汁。

  当安东尼·提莫克走进他办公室的时候,看见一个人正喋喋不休地向他说什么,泰勒直接说:“说正题,说正题”。不一会儿,泰勒直摇头,把那个人赶了出去,接着他向提莫克挥挥手,安东尼·提莫克走过去,直接把公债券放在了桌上,说:“97。”泰勒很是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拿过支票,问道:“你老板是谁?”“伯兰克先生。”提莫克刚回答完,他就签好了支票,泰勒又问:“伯兰克先生给你多少回扣?”“0.25%。”提莫克仍然简短地回答道,“实在是太少了,你回去管他要1%的回扣,如果他不给你,你就回来找我要。”

  泰勒开玩笑,就这样,提莫克成功地把公债券卖掉了,同时,他也成功地使行长注意到了他,3年后,他变成了百万富翁。

  提莫克凭借着敏锐的眼光,看出泰勒是一个有着火爆脾气的人,他喜欢使用简洁的语言,讨厌那些繁文缛节。所以,当提莫克了解了泰勒的心理要求之后,就一直使用简洁的语言来应付他,不说一句废话,所以讨得了泰勒的欢心。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曾对孩子说:“在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就好像你站在镜子面前,你微笑,镜子里的人也跟着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随着皱眉;你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会冲着你大喊大叫。如果我们想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就应该先尊重他人。”如果说巴菲特是一位善于沟通的人,那是因为他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尊重。

  1.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怎样算是一个会沟通的人呢?当然,是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当一个人在沟通中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受欢迎呢?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尊重对方,懂得忍让,彬彬有礼,不管是言辞还是举止,都要令对方感到舒服而不是鲁莽,这样我们就会逐渐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了。

  2.好的沟通者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一个好的沟通者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富于幽默,这样可以缩短与对方的学会沟通,成功奠基于人际关系之上距离;善于解决矛盾,当沟通的双方出现了一些冲突,可以缓和矛盾,调节气氛。通常,性格温和的人能更好地沟通;面对任何人都需要热情洋溢;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

  朋友即是你的财富

  巴菲特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道:“我认为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有很多亲密的朋友,每年定期见面,当你有交心的朋友时,你绝对不会感到不快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巴菲特经常强调:尊重朋友,善待朋友。因为作为投资大师的巴菲特明白,财富不是一生的朋友,但朋友绝对是一生的财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美国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专业知识的作用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人脉,它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

  有人总结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二十岁到三十岁,他靠专业、体力赚钱;三十岁到四十岁,则靠朋友、关系赚钱;四十岁到五十岁,靠钱赚钱。”对于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而言,人脉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个人能否成功,并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在好莱坞流行这样一句话,而巴菲特始终相信这样一句话。

  胡雪岩不仅喜欢帮助别人,更喜欢结交朋友,就好像他和谁都有缘一样。当然,胡雪岩的朋友大多还是生意上的,以利益为中心,为了个人或者大家的利益而共同合作,在他看来“为朋友着想”其实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考虑对方的利益,并且对对方加以帮助。

  当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开业时,他为了赢得更多的朋友,扩展更广阔的人脉,就给当地的官太太、小姐各自存了二十两银子,就连黄巡抚的仆人刘二也得到了这样的待遇。当刘二拿到存折的时候,他马上在钱庄里存了一百八十两,更向自己的好友罗尚德推荐胡雪岩。当时胡尚德本是一个绿营兵里的小官,可是因为他省吃俭用,已经存了一万多两银子,当他听闻胡雪岩为人义气后,连夜赶到钱庄要求存款,甚至不要利息,不要存折都可以。

  如此一来,胡雪岩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可谓广布人脉。

  后来,像浙江藩司麟桂、京城官员宝森、漕帮尤五,甚至,连湘军将领左宗棠都成了胡雪岩的朋友。于是,胡雪岩想不成功都难了,一下子成了朝廷赐封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的一生都在经营人脉,而其丰厚的人脉资源使得他最终获得了成功。一个人若是朋友多,他做任何事情都会游刃有余,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开拓宽广的道路。相反,一个人若是没有朋友,他定会处处碰壁。广布人脉是一个人成功的砝码,经营人脉资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仅能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且,在贵人的帮助下,还会使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觉得,在任何年代,人脉的重要性都不可小觑。现代社会,人脉日益重要,正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在日常交际中,多交朋友,为自己广布人脉,是你成功的开始。

  1.创建属于自己的人脉

  有人说:“判断一个人的魅力,只要看看他朋友的多少;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只要看他人气的盛衰。”当然,创建人脉资源并不容易,因为获得他人一时的好感很容易,但要永久地获得他人的支持却很难。一个人的人脉取决于其品味、人格等,而把握人脉的关键不在方法,不在手段,而在内心。“股神”巴菲特在任何时候都以诚待人,这是他广布人脉的诀窍。所以,在日常生活学会沟通,成功奠基于人际关系之上中,要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这样,你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2.人情账不宜透支

  对于人情储蓄来说,宜储存却不宜透支。尽量把人情用在刀刃上,你应该查看自己人情账户上,你与对方的交情究竟有多少,人情有多重,掂量事情的分量,再决定要不要找对方帮忙,千万不能不顾轻重缓急。

  朋友好似生活中的阳光

  艾丽丝·施罗德曾撰写一部关于巴菲特的书——《滚雪球》,在历时5年的时间里,花费了5000多个小时对巴菲特本人以及250多位他身边最亲密的人进行了跟踪采访。对于巴菲特,艾丽丝·施罗德说道:“沃伦对自己的朋友和粉丝都特别好,最让我吃惊的是,他至今还保持着亲自拆阅每封粉丝来信的习惯,此外他热衷与年轻人会面并给他们上课。但另外,想要成为他的知心朋友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选择朋友方面,沃伦有自己的标准。那些得到他允许进入朋友圈子里的人要必须十分诚实,为了判断一个人是否诚实,他还常常出一些测试题。比如说,他反复问你同一个问题,可能询问的角度有一些细微的不同,但实际上都是一样,他以你给出的答案是否前后一致来判断你是否诚实。他还会要求你坦承一些可能令人尴尬的事。比如,他问我曾做过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这样他就会知道你说的是否属实。”虽然,巴菲特在交朋友方面会有所选择,但他本人还是一个乐于结交各种朋友的人。

  巴菲特是一位乒乓球爱好者,球技不错,曾经打败过不少对手。不过,有一位九岁的华裔女孩子却让他尝到了“手下败将”的滋味。巴菲特的一位教练带来了一位叫刑庭华的女孩参加巴菲特举行的一次聚会。当巴菲特和女孩过招的时候,他用尽了浑身招数还是被女孩击败,而且输得很是狼狈。对此,巴菲特很无奈又不失风趣地承认了自己的不足,“要想击败他,我只能让人按住她了。”

  这天结束后,他们成了忘年之交,女孩更成了巴菲特的座上宾,虽然两人相差了60岁,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交流,切磋球技。巴菲特很珍惜这段友谊,并且打算一直将友谊维持友谊下去。

  桥牌也是巴菲特的爱好之一,而且他本人的技术相当不错,曾带领公司的桥牌队连续三次打败美国国会的桥牌代表队。不过,巴菲特只和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玩,而不喜欢和比自己水平低的人玩。

  曾经两次入围世界女子冠军队的莎伦·奥斯博格就是巴菲特最看重的一位牌友,他把莎伦当成最尊贵的客人,每周都会邀请她来家里做客,而且尽心尽力地招待她,然后他们通宵玩牌,虽然巴菲特总是输多赢少,但是他却乐此不疲。

  对巴菲特而言,除了自己钟爱的投资事业,在闲暇时候,他最喜欢与朋友一起玩玩桥牌,谈谈心,如此简单的生活,却是巴菲特最热爱的。尽管,巴菲特在选择方面稍微有点挑剔,但丝毫不影响他交朋友的广泛性。不管是忘年的,还是同道中人,巴菲特都一一纳入自己的交际圈子,建立持久而温暖的友谊。

  巴菲特的忠告

  在巴菲特看来,真正的朋友,并不只是一片止痛药,随时拿来,随时扔掉。它更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并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因此,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主动联系朋友,即便没有什么事情,也可以约出来一起喝喝茶,吃吃饭,聊聊天。彼此交流一下情感,这样才会使你们之间的友情更加稳固。

  1.出门靠朋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无论学会沟通,成功奠基于人际关系之上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就是与我们交情深厚,彼此要好的人。我们与朋友之间的友谊是一种最纯洁、最平凡的感情,同时也是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甚至有人曾说,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一旦没有了朋友,你的生活就如同死水,没有丝毫的生气和激情。可以伴随我们一辈子的,友情无疑是最珍贵的情感之一。

  2.对“朋友”投资绝对一本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