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巴菲特的人生和财富忠告全文阅读 > 第17章 不骄不躁,不被一时的成功而冲昏头脑(4)

第17章 不骄不躁,不被一时的成功而冲昏头脑(4)


  三国时期,就在关羽守卫荆州的时候,东吴吕蒙做了大都督,吕蒙一直想夺回荆州,不过,他知道任何的武力占取只会让自己吃亏,于是他想办法从关羽的弱点下手。他打听到关羽并不在荆州,而是带兵攻打樊城去了,吕蒙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表面上与关羽套近乎,暗中却使诈。

  吕蒙谎称自己生病了,让东吴的书生陆逊代替自己都督的职位。陆逊刚上任,就写了一封信,还准备了一份厚礼,去拜见关羽。关羽听说这件事之后,放松了警惕,他还笑道:“孙权见识短浅,竟用孺子为将!”征战无数的关羽显然没将陆逊放在眼里,他认为陆逊不过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基于这种认识,他不仅没有加强荆州的警备,反而从荆州抽兵攻打樊城。

  由于对吕蒙疏于防范,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没想到就在关羽得意的时候,东吴军队却渡江夺取了荆州城。直到荆州失守,关羽仍然不相信这个事实。当军中有人私下传言荆州失守时,关羽反而生气地制止:“此是敌方讹言,以乱我军心!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都督之职,不足为虑!”目空一切的关羽坚信荆州还在自己的掌握之内,直到探马报知实情之后,关羽才相信荆州真的失守了。

  惊慌之下,关羽打算投奔荆州属地公安,马上获息公安也已被吕蒙夺取了。在这进退无路之际,关羽似乎有一丝觉醒,他对身边的司马王甫深深叹道:“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

  太过自负的关羽,当听说吴书生陆逊接替了都督的职位,他一下子放松下来,还嘲笑孙权:“孙权见识短浅,竟用孺子为将!”这足以看见关羽是极其自负的人。而当荆州失陷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关羽对荆州已失守的消息仍不相信,他还十分愤怒地制止道:“此是敌方讹言,以乱我军心!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都督之职,不足为虑!”这是何等的目空一切,关羽最终为自己的自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生活中,一个人最忌讳太过自负、目中无人,这样只会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人们常说,“一山还有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过分地自负,那样只是自食其果。即使你拥有一些过人的才能,也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对任何人都不能蔑视、轻视,甚至无视。有时候,恰恰是那个你曾经无视的人,在未来的路途上将成为你的劲敌。所以,刚愎自用的领导不要目空一自信为人,不惧失败义无反顾切,要慎重地看待每一个人,不能只看重自己的能力,而不去详细分析别人的情况,就妄加猜测“不足为虑”,这样只会导致失败。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说:“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自己拥有的财富比别人多、社会地位比别人高、职业比别人好,而觉得高人一等,做人不能太自负。”在家庭教育中,巴菲特经常教育孩子们,即便你很优秀,但也要保持谦和的态度,太过骄傲自满,只会让你吃尽苦头。

  1.自负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自信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成功,但一个人若是太过自负,就好像一杯水太满而会溢出来。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自负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它只会让我们原地踏步、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因此,努力克制自己内心的自满情绪,去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赢得成功。

  2.保持谦和的态度

  战国时期,一位君王曾下过一道求谏旨令:“群臣和百姓能当面指责寡人之过的,受上赏;上书规劝寡人的,受中赏;能在公共场合议论寡人的过失而被我听到的,受下赏。”这道旨令一下,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一年之后,人们想再进直言,已无话可说了。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泰民安,社会稳定。自古以来,那些太过自负的人必定自食其果。

  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

  有人告诉过巴菲特吗?你长大后会成为一名投资家。没有,那是巴菲特自己认定的事实,当然,最初的时候,巴菲特并不知道自己日后会成为一名投资家,他只知道自己会成为富翁。那是一个梦想,对许多人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毕竟,人生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不过,巴菲特却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这句话是对的。在人生的路途上,他总是在不断地挖掘自己成为富翁的可能,由于从小对数字喜爱,使得他找到了自己热衷的事业——投资。可以说,投资成全了巴菲特,或者说,巴菲特缔造了“投资”这个奇迹,但不管怎么说,巴菲特最终挖掘出了隐藏在自己身上的潜能,而且成功了。巴菲特经常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你永远比你想象中还要优秀!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19岁的高斯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自己的每天例行三道数学题。高斯很快把前两道题做完了,这时,他看到了第三道题: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高斯感到非常吃力,时间很快过去了,但是,这道题还是没有一点进展,高斯绞尽脑汁,他很快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都不能解答这道题。不过,这反而激起了高斯的斗志,他下决心: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了圆规和直尺,一边思考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用一些常规的思路找出答案。

  天快亮了,高斯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解答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高斯有点内疚:“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作业,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高斯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高斯有点疑惑:“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导师激动地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题,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做出来了,你才是真正的天才!”原来,导师误把这道难题交给了高斯,每次高斯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一句话:你比自己想象中更优秀。因为我们每个人所拥自信为人,不惧失败义无反顾有的潜能都是无穷的,我们所展现出来的只是九牛一毛,还有更多等待我们去挖掘。相信自己,多给自己一份肯定,自己永远比想象中优秀一点,这样,你才会成功地挖掘出自己的潜在价值,从而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约翰在大学音乐系研修钢琴,他的指导教授是一位有名的音乐大师。第一天,教授递给约翰一份乐谱,说:“试试看吧!”由于乐谱的难度比较高,约翰弹得错误百出,教授鼓励他说:“还不成熟,回去好好练习!”约翰回家练习了一个星期,打算在第二次课上让教授验收自己的成绩,但是,第二次课上没想到教授又递给自己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对他说:“试试看吧!”约翰挣扎着应付高难度的挑战,然而,在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出现了。这种情形不断持续着,约翰每次上课都会被一份全新的、难度较高的乐谱所困扰,他怎么也赶不上进度,往往上周的练习还没有驾轻就熟,而下一次挑战又来了,约翰感到十分沮丧,心中满是失望,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学钢琴的料。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走进练琴室,却发现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超高难度……”约翰翻着乐谱,喃喃自语,他似乎觉得自己的心跌倒了谷底,自己练习钢琴已经三个多月了,每次练习音乐教授都会拿出全新的乐谱,不断地提高难度。约翰勉强打起精神,开始练琴。不一会儿,教授走进了教室,约翰忍不住了,他必须向教授询问这三个月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但是,教授并没有说话,而是拿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约翰:“你来弹这份乐谱吧!”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曲美妙而精湛的曲子缓缓流出,教授慢慢说道:“如果我不这样训练你,可能你现在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演奏效果……”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永无止境的,它就像一座永远挖不尽的金矿。只要相信自己,你就可以通过潜能来获得所需要的一切,一旦唤醒潜在的巨大力量,我们的生活就会出现奇迹。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隐藏着一份潜能,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加以利用这份潜在的力量,我们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面对困难,我们往往不知所措,其实,我们并不是输给了困难,而是输给了我们自己,有时候,我们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告诉我们:你比你想象的更优秀。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会遭遇许多困难,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其实,问题本身没有太大的难度,而是我们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以至于我们不敢去面对它。如果因为低估自己的能力而失败了,那自然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相信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为人生点缀出不一样的精彩!

  1.开发沉睡的大脑

  美国学者詹姆斯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普通人只开发了他蕴藏能力的十分之一,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在沉睡,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一直在荒废。”

  2.挖掘隐藏的宝藏

  巴菲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座潜能的宝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价值,在内心深处潜藏着巨大的力量,它一直在等待我们去挖掘。这种价值一旦被发掘,将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信心和能量。许多人不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具有多大的潜能,所以,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么伟大。

  事实上,一个人的价值有时候是显现的,但在很多时候却是隐现的,而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只要我们勇于寻找真实的自我,激发出自己无穷的能量,就能够彰显自身的价值,这会让我们的人生异常精彩。

  自信为人,不惧失败义无反顾

  用自信来面对他人的嘲笑

  巴菲特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保持内心的自信,对于他人的挑衅置之不理,这样我们才能走上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被自卑所困扰,我们需要从过去的成功经历中汲取养分,以此滋润自己的信心。不要沉溺于对失败经历的回忆,而是将失败的景象从自己脑海中驱赶出去,尤其是当自己的言行遭到别人质疑的时候,我们更需保持较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不要轻易地怀疑自己。

  英国有一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幸运的他被邀请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这位年轻的设计师运用了工程力学的理论,根据自己的经验,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顶的方案。

  一年过去了,当市政府请权威人士对这项工程给予验收时,却对一根柱子支撑大厅提出了异议,那些权威人士表示,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这位年轻设计师再多添加几根柱子。可对于权威人士的建议,年轻的设计师非常自信,他说:“只需要用一根柱子便可以保证大厅的稳固。”对此,年轻设计师用计算和列举相关实例加以说明,拒绝了工程验收专家们的建议。

  年轻设计师的固执惹怒了那些权威人士,他差点被送上法庭。最后,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大厅四周增加了4根柱子。但是,这其中有个秘密:这4根柱子并没有接触天花板,之间相隔了无法察觉的2毫米。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300年过去了。在这300年里,温泽市的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市政大厅还是像之前一样牢固。直到20世纪后期,市政府打算修缮大厅的天顶时,才发现了那个未被人察觉的秘密。

  此消息一经传出,那些世界各国知名的设计师都慕名而来,欣赏那几根神奇的柱子,最令人惊奇的是,在中央圆柱顶端还有一行字: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位年轻的设计师名叫克里斯·托莱伊恩,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现在,几乎已经找不到有关他的资料了,在一些仅存的资料里,仅仅找到了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目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尊重权威,但过分地尊重有时会埋没自己的才能,许多人在权威面前显得非常渺小,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的不肯定。对巴菲特而言,格雷厄姆是权威,不过,巴菲特并没有把权威高高举起,而是努力实践自己对于投资的领悟,不断地形成自己的权威。就好像案例中的年轻设计师一样,他对权威并没有屈服,因为他自信,就好像爱默生曾说:“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是正确的。”当然,自信并不是妄自尊大,它更需要深厚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其坚强的后盾。

  赵国平原君养了许多门客,这其中,毛遂是平原君最不看重的门客了,对毛遂而言,自己不过在那里混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