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能从根本上把问题所在弄清楚并思考它,你永远也不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巴菲特学会在失败中思考“股神”巴菲特也是凡人,在金融危机冲击全球股市的情况下,他的投资出现败绩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不过,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巴菲特对自己的失败有一定的思考,而不是寻找借口来推卸责任,这是巴菲特对股东负责的一种表现,也是巴菲特值得人们尊敬的地方。2008年,可以说是巴菲特最失败的一年,伯克希尔公司在2月28日公布的年报显示:2007年第四季度的投资收益下降96%,2008年,公司的净利润比前一年下降了62%,净资产缩水115亿美元,这是巴菲特接手伯克希尔公司以来最糟糕的记录。然而,对于巴菲特本人而言,这一年却是值得思考的一年,既然有赚钱的时候,那肯定会有亏损的时候,就好像他那宝贵的成功投资经验一样,在2008年巴菲特吸取了一个投资失败的教训。即便像巴菲特这样了不起的人物都可以思考自己的失败,我们又何尝不可呢?
卡耐基的课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卡耐基的课程是有十分有效的、实用的,在卡耐基课程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和责难。
戴尔·卡耐基在青年会夜校的课程非常紧张,他开心兼顾自身外的任何事情,哪怕是路边的一个行人。于是,卡耐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夜校里的“卡耐基课堂”,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有所创新,使自己的课程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内容体系,他开始着手策划,实在很忙,所以有一个晚上就停课了。当时那些学生就不满了,闹到青年会新主任那里。那位中年妇女主任,毫不客气地教育卡耐基:“先生,你必须记着‘你的课程,学生们并不怎么满意。你不能如此懒惰,不要以为你现在能拿到三十美元一个晚上就很了不起!’明天,我就可以让你永远告别青年会。如果你不能勤奋地工作的话!”
面对这样的警告,卡耐基并没有生气。他只是平静地接受了因自己不上课导致学生不满的事实,他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明白应该怎么办。当他再一次踏进教室开始讲课时,有学生公然指出:“戴尔·卡耐基先生,你说的一切都与怎样演说无关,我们不需要心理医生,我们只要一位充满机智的教师,而不是像你这样只会胡说八道。”下面的学生也开始吹口哨,不断地拍桌子闹了起来。卡耐基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这时那位妇女主任来了,喝令卡耐基结束了青年会的授课。于是,卡耐基狼狈地离开了青年会,他清楚除了接受既成事实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是他不甘心自己所试图创立的事业如此半途夭折。他开始到图书馆查阅一些资料,为自己的课程做些准备,后来他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重新开始了卡耐基课程。
当卡耐基失败时,他想起了曾经令奥斯勒终身受益的一句名言:“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并非在眺望遥远的、朦胧的事物,而是实行切近的、明确的工作。”虽然,卡耐基因为课程遭到非议,最终离开了青年会,但是,卡耐基用自己的能力克服了暂时的失败,他开始思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然后继续通过自己的课程确立了自己的事业,而且越干越好,最终走向成功。
思维习惯,在思考中不断前行,《哈里·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接受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时说:“人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人可以从挫折中变得聪明更强大,这句话意味着人从此对自己的生存能力有了更好的把握。如果没有苦难来考验你,那么你从来都不会真正懂得自己,懂得你处理各种关系的力量有多大。”面对困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敢于冒险、意志坚强的人越遭受挫折的打击,表现得越坚强;而内心畏惧、怯于冒险的人,越遭受困难的打击,表现得越怯弱,似乎困难变得更大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困难并没有改变,而是我们自己不敢冒险,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了,才会从主观上夸大困难的程度。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曾说:“从现在的社会来看,困境已经是一个常态。任何一个人都容易掉进失败的陷阱里,即便你现在还是一个成功者。不过,你要知道,当许多成功者走在一起的时候,在他们之间必然会发生一次搏斗,而市场中的黑马层出不穷,也许失败就潜伏在争取成功的努力之中。”
1.从失败走向成功
有人说,人生是由幸福和痛苦组成的一串珍珠。谁也无法回避四季的风雨冰霜。失败只能使成功者受到历练,除此不会有任何伤害。要有一种战胜失败的信心和勇气,锻炼人的品质,磨砺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智能,增长人的才干,显露人的本色。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有信心战胜失败,就一定能拥抱成功。
2.不要和失败较劲
遭遇失败,如果我们总是与失败较劲,不断地抱怨,是无济于事的,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自己心情变得更糟糕。在失败面前,如果暂时不能战胜它,那就思考失败的原因,找到失败的原因,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的办法。
成功,不可漏掉细节
巴菲特说:“成功不可漏掉细节。”米开朗基罗曾说:“在艺术的世界里,细节就是上帝。”西点人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关注细节,才能走向成功。如果我们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点一滴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在生活中,许多人知道细节的重要性,却不愿意注意细节,因为他们习惯于高调地生活。而只有那些安静做事的人,才会安心、踏实地强调细节,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注重细节是一种好习惯。
巴菲特在耶鲁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曾问他要花多少时间准备才能去考试。不过,巴菲特并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说:“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我只知道我一直都在看书,一直都在温习。”其实,一直以来,巴菲特就觉得自己是从一个很偏远小镇来的高中生,和别人相比,自己没有多大的优势,他为了获得成功,一直在努力,所以,巴菲特常常说:“我一直在看书,在我的印象里,并没有‘我已经准备好了’这回事。”
而在给女儿苏西的信中,他更是说到了这个“细节”:如果你喜欢上了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且全心全意地关心,那么你就会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其实,投资和生活是一样的,细节注重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了成功或是失败。所以,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忽略细节。每个细节,每个关键处,都不能掉以轻心。当你拿不准或者觉得不安的时候,你就必须找出问题,并且解决它,那么,你的这些作为,将会成为你战胜别人的最大优势。”
有时候,往往由于细节上的失误,影响了整个大局,甚至是生死。细节决定成败,这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手表若是少了一个齿轮会转吗?电脑若是少思维习惯,在思考中不断前行了一个零件还能启动吗?火箭若是少了一枚螺丝还能升天吗?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决定了成与败、生与死。
玛丽大学毕业后,非常幸运地到一家中等规模的证劵公司工作,为此,她非常高兴,常常憧憬着自己将在那里大展身手。可是,真正到了那里,她却失望了,公司并没有安排很多实际工作给他这样的新人,他们做得最多的就是发报纸、复印、整理文件等。
一同来的新人都觉得让自己做这些感到很丢脸,往往找借口推脱。玛丽也很委屈,所以她回家后就和自己的中国母亲说了公司的事情,而她的母亲却说:“小事不做,焉能做大事。你要知道,细微处才能见到真品性。”
于是,玛丽不再抱怨了,而是用心地做自己的事情。别人不愿意做的琐事,她也接过来,有时候甚至要加班。一同进公司的新人都不懂她,往往嘲笑她,觉得她爱表现,可是,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只是笑一笑,并不说什么,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其实玛丽做的一切,并不是只有那些新人能看见,而那些部门主管也看得见,渐渐地,玛丽开始做一些专业的工作,而公司的老员工也喜欢这个勤快的“傻女生”,都愿意和她交流,开始把自己的心得教给她,就这样,在领导的扶持下,同事的帮助下,玛丽的工作越做越顺手,最后,她是他们那一批新人里第一个转正的,玛丽终于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里大展身手了。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没有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呢?有时候,一个注重细节的习惯就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如果我们想过一种美满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做事精益求精,力求完善。当一个人把事情处理得顺顺当当、无可挑剔的时候,其内心的愉悦感是无法形容的。在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不肯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只用“足够了”、“差不多”来敷衍了事,结果没把根基打牢,没过多久,就像一间不稳定的房屋一样倒塌了,而失败的祸根,就是养成了不注重细节的习惯。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说:“假如你追求一样东西,包括投资在内,那么你千万不要低估勤劳的价值。仔细研读每一份你能拿到的财务报表,包括上面附加的细节注解;认真求证每一份报表的正确性,以及最高管理阶层预估这家公司的未来走向、未来产值。努力找出他们的顾客、生产商、竞争对手,以及任何可能影响这个公司营运的人,问他们细节以求证报表的真实性。除非你有把握比华尔街百分之九十八的投资分析家更了解这家公司,否则不要轻易把钱投进去。没有额外的努力与付出,成功是不会落在你身上的。”
1.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
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进步,而且还能大大地影响你的性格、品行和自尊心。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注重细节,总是受人欢迎的。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把任何细节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对于任何事,我们都需要倾注全部精力去做。
2.不要忽视细节的力量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因忽视细节而错失良机,与成功失之交臂。一个铁定可以毁掉一个王朝,一个小数点也可以造成一艘飞船失事等。那些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其实经过一些变化之后,它所爆发出来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生命因为有了细节,才充满了惊喜。在生活中,我们要积累细节,重视细节,如此我们的人生更充实、更完美。
永远坚信梦想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