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在于人们充满了贪婪和恐惧或者愚蠢的念头,这一点是可以预测的,但这些念头导致的结果却是不可预测的。——巴菲特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巴菲特被美国人称为“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巴菲特擅长挣钱吗?理由当然不是这个,真正的理由在于巴菲特热衷于慈善事业。巴菲特对于财富始终有一个概念,那就是:财富来自哪里,就应该回归哪里。一个人不仅仅重视物质丰富,更需要注重自己的精神财富,做好事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同时提高自身修养,帮助了他人,于人于己都是很有好处的。为富者,仁为重,富者欲仁于贫,心勿以为己富,平等相待,如此,你的身心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在现实社会中,许多所谓的富人,却在他们身上体现出这样的现象来:越是有钱,越自私。那些家财万贯的人,不仅不能向贫困的人施恩情,甚至,他们几乎到了一毛不拔的地步。就这样,物质上的丰富,使得他们的精神越来越贫瘠,而其未来的道路也越走越窄,最后,只能将自己埋葬在财富之中。
钱对于巴菲特来说,只是一个数字。2006年6月26日,年满75岁的巴菲特在纽约图书馆宣布将捐出375亿美元用作慈善事业。他当时说:“我不是对王朝财富的热衷者,特别是当世界上有60亿人比我们还要穷得多的时候。”375亿美元,这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善款了,甚至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更让人敬佩的是,巴菲特并没有成立与自己名字有关的基金会,而是把钱捐给了比尔·盖茨夫妇的基金会,因为他觉得盖茨能更好地运用这笔款项。虽然巴菲特挣钱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却对名利看得很淡。
当有人说巴菲特是因为生病了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巴菲特当时就反驳:“我没有任何的病,我很健康,去年10月我去医院检查时,医生也说我的身体很好。”巴菲特年薪只有5万美元,即使日后涨到了10万美元,还是全球大企业中年薪最低的CEO,而那些华尔街所谓的精英,比如福尔德、维拉姆斯塔德则都是数千万美元,因此,我们知道为什么巴菲特被视为美国商界的“良心”。
巴菲特对金钱看得很开。在2010年的股东大会上,他就鼓励各个股东“逃税”,而方法就是把自己的财富捐献出去。他说:“我总是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说,我在公司的财富将最终归于慈善,虽然这样的举动会让一些人感到惊奇,但对我来说,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慈善家特纳是巴菲特很崇拜的对象之一,不过,特纳曾说:“当我签署10亿美元的善款捐赠时,我的手在发抖。”对此,巴菲特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的时候,说:“哦,我的颤抖感觉是零。对我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负面的感觉。”而当他就此捐赠意向征询子女意见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十分支持。因此,这也令巴菲特感动和骄傲。
对于自己的慈善事业,巴菲特这样说:“我希望自己的举动,能带动更多的富豪作出类似的慷慨捐献。”
李嘉诚说:“对其他需要你帮助的人有贡献,这就是内心的财富,是真财富。如果是金钱的财富,你今天可能涨,明天又可能掉下去。但你帮助了人内心富足,成功路上需要有自己的性情家,这个是真财富,任何人都拿不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总是“利”字当头无仁义,其实,如果以仁义作为做人的基调,那么,你的未来之路将会走得越来越顺畅。
巴菲特的忠告
在美国,慈善是一种传统。许多富豪都认同卡耐基的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他们都把回馈社会、帮助穷人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和道德要求。巴菲特捐出的375亿美元,可以说,超过了他在金融危机中投资的总和,这说明他并不在乎钱,但在乎投资的成果。
1.乐善好施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想被人帮助,就应该学会帮助他人。反之,如果你一味地接受别人的帮助,那么,对方也会减少对你的帮助。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帮助是相互的,只想获得,不想付出,这是不现实的。首先要学会帮助别人,哪怕你有万贯家财,也不要忘记帮助他人,常常,为自己积累良好的关系与乐善好施的口碑,日后,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有人帮助你人。
2.为富更仁
胡雪岩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到一个人被钱难倒,自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来递过去:‘拿去,够不够?’”他以极其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他那侠义的热心肠。说到商人,我们会联想到“为富不仁”,然而,许多成功的商人却不这样。一直以来,他们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乐善好施,还博得了美誉。那些成功的商人,总是以善念来莹润内心,不断修炼自己,也正因为此,促成了他生意场上的辉煌成就。
有舍有得不必太看重
巴菲特本人是一个不计较得失的人,在投资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财富的流失,对于这些事情,巴菲特从来都是笑着应对,对他而言,有舍才有得。人生总是有无法填满的空白,还有一些无法挽留的遗憾,是不可能完美无缺的。纵然皎洁的明月也有阴晴圆缺,更何况是人生呢?当你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就不会在乎所失去的。真正掌控自己人生的人,知道什么东西值得自己执着地坚守,什么东西应该勇敢地舍弃。当然,每一次放弃都是需要权衡的,这样的舍弃才会有价值,有些东西之所以选择舍弃,是因为更有价值的东西值得你去追求,而只有当你懂得了舍弃,才会真正地获得。
七八月份的时候,北极的冰雪开始融化,气温也随之回升,因此常出现短暂的春天景象,然而,当气温越来越高的时候,大量的蚊虫也开始滋生,由于,在北极物种很稀少,所以蚊虫总是飞到人类居住的地方,依靠吸食人们的血液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可是,让吃觉得奇怪的,当地的人们对这些蚊虫非常慈善,而且从来不轻易地消灭它们,甚至当游客拿出杀虫剂时,也会制止他们,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在当地的冬天,人们主要食用一种叫驯鹿的肉,可是,当天气暖和的时候,驯鹿就会大批地向低纬度迁移,因为,那里有大量的水草能食用,可是,当冬季来临时,驯鹿并不会主动地回到北极来,如果单靠人力去驱赶,那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时,蚊虫就有用武之地了。蚊虫是驯鹿无法抵抗的天敌,蚊虫也会向低纬度迁移,而当两者不期而遇的时候,驯鹿不适合那边的气候,走投无路只有往回走,这样的结局,就是人们设计好的。
印第安人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所以为了长久地生存,宁愿忍受蚊虫吸食的痛苦。在他们眼中,为了长远的打算,不能在乎眼前的得失,这是一个内心富足,成功路上需要有自己的性情智慧者所拥有的生存之道。所以,当他们被蚊虫叮咬的时候,不会过多地埋怨,因为他们知道,有了这些蚊虫,就不用为冬天的食物发愁了,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生命如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如果你不想生命之舟搁浅或者沉没,那就勇敢地放弃一些东西。在印度热带丛林中,人们是这样捕捉猴子的: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放入坚果,再把盒子打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为了取得盒子里的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用这种方式来捕捉猴子,几乎每一次都能获得成功,因为猴子有个习性,那就是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也许,你会嘲笑猴子的愚笨,事实上,我们有时候也像猴子一样,不肯舍弃手中的那些东西,唯恐失去,所以不得不承受痛苦。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认为,在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得,也有太多的失,许多人一直都在计较得与失,所以,每天都在抱怨、懊悔中度过,在他们漫长的人生中,没有哪一天是真正快乐的。有时候,无声的年华岁月将我们带走,看尽了繁华落尽,我们才会感叹:这一路走来,自己竟然忽视了那么多的美好风景,以前一味地拼命计较得失,然而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
1.做一个乐观豁达的人
豁达乐观的人,并不把眼前的得失放在心上,他们坚信:只要拥有一份良好的心态,那些失去的会再回来,那些不想得到的会主动离开。所以,他们怡然自得,坐在院子里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细细数落走来的日子,有那么一大片美好,此生足矣。
2.必要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某些时候,坚持只是自我设定的死胡同,找不到任何出路,更何况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必要一条路走到黑,直到头撞南墙才回头。所以,学会舍弃一些东西吧,重新开辟出新的天地,获得成功的机会。
做自己人生的开拓者
巴菲特告诫所有的年轻人:“给自己的人生绘画出一张蓝图,然后努力去开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那些人们尚未触碰到的地方,其实就是展现自我的平台。不要总觉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不要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只要我们保持斗争,我们是可以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的。因为一切都是我们的,只等着我们去开拓。巴菲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投资家,结果他得偿所愿。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家人的陪同下走完了他这传奇的一生。当年那个发誓要成为“颠覆宇宙”的人,后来真的做到了,而他则说:“我就是人生的开拓者。”
乔布斯于1976年创办了苹果公司,并且创造出了世界首台个人电脑“苹果Ⅰ”,开启了个人电脑的革命。而1977年他又发布了“苹果Ⅱ”,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套个人电脑。
真正颠覆计算机行业是在1984年,直接用鼠标在操作面上操作的新系统则是由苹果推出的。乔布斯不仅在科技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从2001年,第一代iPod到2003年的itunes,都能直接从itunes商店付钱下载音乐,这也使苹果成为全球最大的音乐零售商,而乔布斯这种做法也改变了唱片业当时的生存状态,并且人们通过这一做法,衍生到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图书的消费方式。
在超过30年的职业中,乔布斯改变了硅谷。他把硅谷这一气氛慵懒的“大内心富足,成功路上需要有自己的性情农村”变为科技行业的创新中心。可以说,乔布斯奠定了当代科技行业的基础。乔布斯很好地证明,产品的良好设计比技术本身更重要,他改变了笔记本电脑、消费电子和数字媒体行业。他通过出众的广告宣传和独特的零售商店来推广以及销售产品,与此同时,苹果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
乔布斯是世界著名苹果电子公司的CEO,多次被评选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如果问他什么是最令人佩服的话,那就是创新与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从平板电脑到液晶电脑,从iPod系列再到如今的iPhone系列,这一切都是他不断实践与创新的结果。这一切改变了世界,使整个世界真正地走向了电子化,使信息实现全球化,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改变。在远古时代,由于原始人类发明了甲骨文,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在我国的东汉时期,因为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得以传播。20世纪80年代,由于互联网的发现,使得世界变得更小了。
巴菲特的忠告
巴菲特说:也许,就在下一刻,世界或许会因为你我的发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丝毫不用怀疑的,当我们都怀着一颗富有创新精神与坚持不懈的心,善于发现身边的新事物,世界将会因为我们而发生变化。
1.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世界的车轮每时每刻都在向前滚动着,世界每一秒都在运动与变化中,只要你我拥有不断开拓进取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善于发现新事物,那么世界便等着你我去改变。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相信,即便自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可以改变世界,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我们也应该感到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