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阿里传:这是阿里巴巴的世界全文阅读 > 第3章 前言

第3章 前言


  从单元房走出的商业巨头

  2006年11月7日,这一天,我意识到阿里巴巴的时代终于来了。在旧金山举办的Web2.0大会会议现场,座无虚席,我站在会场后面。此刻我的老板马云正在台上演讲,他以一贯充满感染力的演讲,吸引了在场的精英听众——互联网界的大佬。

  “我是百分之百‘中国制造’。我自学英语,对技术一窍不通,”马云解释道,“阿里巴巴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全是因为我不懂计算机。我就像是一个骑在盲虎身上的盲人。”

  观众的笑声此起彼伏,这时我看到有个人在会场后面蹲着,正一字不落地记录着马云的发言。出于好奇,我探过身子想看看是谁在如此专注地记录马云的发言。当发现此人是亚马逊CEO 杰夫·贝佐斯时,我感到震惊。

  贝佐斯——电子商务之父,如此迫切地想向阿里巴巴学习?正是他开创了电子商务并把亚马逊发展成为行业巨人。当他在1999年获得《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称号时,阿里巴巴还是创建于马云公寓里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贝佐斯是我们一直仰望和崇拜的商界领袖,谁都希望从他那里借鉴些创意,而现在他却在借鉴我们的!

  杰夫继续记着笔记,现场观众都全神贯注地倾听马云的演讲。

  “要相信自己的梦想,找到对的人,让你的顾客开心。我看到很多美国公司把职业经理人派往中国。这些经理人取悦的是自己在美国的老板,而不是来自中国的顾客。”

  马云一直想拜会杰夫·贝佐斯。于是,我微微倾身,向杰夫介绍了自己并递上了名片。杰夫说,他也想见马云。演讲结束后,我和马云在会议中心的大厅见到了杰夫。杰夫用他标志性的笑声和具有感染力的热情,对马云的演讲褒奖有加:“杰克(Jack,马云的英文名),你提出的观点非常有价值,欢迎你来西雅图访问我们公司。”杰夫刚离开,我们就像两个一心想成为明星的车库乐手终于得到自己喜爱的摇滚明星的认可一样,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7个月后,我读到《华尔街日报》一篇采访杰夫的报道,他宣布将在中国扩展业务,当谈到自己如何决心避免其他国外互联网企业在中国遇到的问题时,他解释说,这些公司之所以处境艰难,“是因为他们的中国管理团队忙于取悦自己的美国老板,而不是来自中国顾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会犯错”。无疑,杰夫从马云那里学到了东西。

  马云和我都不曾想到,短短几年时间,阿里巴巴的销售额超过了我们的两位偶像——亚马逊和eBay(易贝),甚至超过了两个公司之和,不仅仅在中国,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如此。当马云在自己家创办阿里巴巴时,很难想象西方的互联网企业有一天会向中国电子商务创始人取经。那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只有区区200万人,在线人数还不到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其中考虑在网上购物的,更是少之又少,信用卡的使用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物流基础设施还未发展,政府接受还是拒绝互联网也不明朗。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电子商务看起来没有任何发展的可能,人们对欺诈行为习以为常,在买卖两家不曾谋面的情况下,在网上做交易难以产生互信。

  将时间快进15年,这个数字的变化令人叹为观止。阿里巴巴现在约有三亿用户,中国80%的电子商务在这一平台上进行;在中国,超过一半以上的快递都是在阿里巴巴网站上下的订单。2014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创立的购物节),在阿里巴巴零售购物网站上仅一天的时间就产生了93亿美元的交易额,超过美国“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网络销售额的总和。所有这些发生在一个人均年收入6800美元,网购用户仅占总人口25%的国家。与美国相比,中国电子商务的繁荣期只是个开始。

  阿里巴巴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尽管中国的电子商务比西方起步晚,但一旦扎根,其对整体经济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短短15年,中国电子商务的硬件设施已经超过了西方国家,并且正在推介全新的商业模式。中国已经成为活跃的电子商务创新“实验室”,为各国商业发展提供着重要借鉴。

  阿里巴巴在众多新领域开始布局,这些领域完全有别于传统电子商务。在阿里巴巴创立了第一只货币基金的一年内,其金融部门已经将其运营为中国最大的基金之一,规模达900亿美元之多。同时,阿里巴巴成立了电影制作室,制作原创内容。未来有一天,阿里巴巴会不会实现其成为中国最大银行的目标?会不会在电影制作领域向福克斯和迪士尼发起挑战?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上市,其增长规模变到了全球的瞩目。阿里巴巴IPO(首次公开募集股票)为历史最大规模,这条消息占据了全球各大商业新闻的头版头条,阿里巴巴也成为世界上最具商业价值的电子商务公司。当初月收入不到20美元的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后,身价瞬间蹿升至195亿美元。本书将揭晓阿里巴巴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讲述一个老师和他的17位朋友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从名不见经传,到一步步搭建起这个正在改变全球商业格局的电子商务平台的。

  阿里巴巴的创立标志着电子商务在中国诞生。从2000年到2008年,我在阿里巴巴担任副总裁,负责公司的各方面业务,这一时期也正是阿里巴巴从一个诞生在小单元房的公司成长为巨人的时期。我会记录这家公司在通往财富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功和犯过的错误。通过这样的记录,希望能厘清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向及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2008年,离开阿里巴巴后,我制作并导演了一部叫作《扬子江大鳄》的独立纪录片,该片记录了我在阿里巴巴的经历。该片于2012年4月在索诺玛国际电影节首映。之后两年,我的足迹遍布全球,向电影节观众、学生及企业家播放这部纪录片。我到过六大洲,50多个城市——足迹横跨从硅谷到班加罗尔再到尼日利亚的诸多地方。在此期间,阿里巴巴的故事得到各地人民的喜爱并且衍生出了各类解读。通过问答环节,我进一步了解了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故事的哪个方面比较感兴趣:是敢于向eBay 和亚马逊这样的大佬叫板的创业者勇气,是一个学校教师在一个仍然处于发展中的国家逐步爬上财富金字塔的经历,还是全球注意力关注从西方向东方的急速转移?

  在阿里巴巴的这几年,我挑战了自己的商业观及人生观。正如这本书所反映的,我在阿里巴巴的经历全部都是积极的。我亲眼见证了这家在单元房里创建的公司一步步成长为中国第一家全球互联网公司,并且在与eBay 在中国的竞争中,最后击败了对手。我亲眼见证了一群平凡的人一起创建了一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乃至全球商业模式的公司。但这本书并不仅仅想把阿里巴巴描绘得多伟大或者把马云说成是个英雄。本书只想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当其他竞争对手一个个倒下时,阿里巴巴却能取得成功,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15年的发展,阿里巴巴的故事在很多方面仅仅是个开始。故事的结局如何,取决于马云和他的新团队能否坚持阿里巴巴一直所奉行的价值观。现在,阿里巴巴已经不再是一个矮人,而是一个巨人。作为巨人,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无论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阿里巴巴的崛起依旧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引人入胜且最具学习价值的商业故事。开诚布公地分享我在阿里巴巴的经历,就是希望企业家及有类似梦想的创业者能从中得到启示,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秉着一个诚挚的信念,那就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它将为草根阶层带来更多的经济机遇,它将改变数百万人,乃至全球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