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
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嫦娥还能忍受这种“饥寒交迫”的日子。
可是时间一长,她越来越想念天上的生活。
就从这时候开始,嫦娥整天以泪洗面,每天都在抱怨。
因为她害怕总有一天她会像凡人一样死去。
对于嫦娥的想法,后羿只能说一些抱歉的话,因为他对此也无能为力。
但他总是在琢磨着怎样为嫦娥排忧解难。
于是后羿长途跋涉来到了天界巴卡尔宫殿。
其实去天界非常难,只有天空之塔那一条路。
后羿给了鲁卡斯很多钱,鲁卡斯看在他以前是天界的神,就把他放了上去。
见到巴卡尔后。
巴卡尔问后羿:“你不是被我流放了吗?你现在来找我干什么?”
后羿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说自己这次别的不求,只求长生不老药。
巴卡尔给了他一颗药丸,后羿高兴的走了。
后羿走了之后才反应过来,他确实向巴卡尔求来了长生不老药。
可是巴卡尔给的长生不老药只有一颗,只够一个人的份。
后羿想回天界找巴卡尔说理,鲁卡斯却再也不放他过去了。
后羿心理挣扎了几次,其实他也很想吃下这长生不老药。
但这样会留下妻子嫦娥一个人在人间,那是多么的寂寞孤独。
后羿回到家中,将长生不老药偷偷放在一个小盒子里。
这一切都被嫦娥给看到了,嫦娥觉得丈夫太自私,居然瞒着自己。
第二天清晨,后羿外出打猎,此时嫦娥的心情矛盾极了。
虽然她爱慕虚荣,但也一样深爱着丈夫。
她焦虑、害怕、犹豫、恐慌。
最后,长生不老的诱惑胜过了她对丈夫的爱。
嫦娥打开了放有长生不老药的小盒子。
拿出了诱人的长生不老药,然后把它吃了下去。
嫦娥瞬间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然后缓缓从空中飘去。
最后嫦娥飘落在了月亮上。
天界观察团很快看到了这件事,报告给了巴卡尔。
巴卡尔说:“意料之中,我都知道了。”
后来巴卡尔将月亮上的广寒宫赏给了她。
开始一段时间里,嫦娥为自己重新过上神仙的生活而感到兴奋。
毕竟自己是在天界,虽然月亮离以前的天界还是有些远。
不过时间一长她却开始难以忍受孤独的折磨,日夜思念着丈夫。
在以后的日子里,嫦娥每天都独自一人,闷闷不乐地居住在月亮上。
后来居住在月亮上的嫦娥引起了后世宅男文人的无限遐想。
后来有个宅男诗人叫李商隐,他创作的《嫦娥》是最为著名的一首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后羿为了思念妻子,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做了月饼,但愿能有一天嫦娥会再次回到他身边。
当时的月饼不是后来现在的月饼,只是现在月饼的前身。
嫦娥自从登上月亮后,就没有再回到后羿身边的打算。
诺大的广寒宫中只有嫦娥一个人,显得格外冷清。
然而嫦娥是耐得住寂寞的,除了巴卡尔的召见,她平时很少离开广寒宫。
因此天上的神仙也难得见上这位美丽的仙女一面。
尽管如此,嫦娥的美丽还是很快在整个天界中传开了。
众神常常在私底下议论这位美丽而清高的仙女。
有些未曾见过嫦娥的神仙,更是满心期待的能见上嫦娥一面。
把守南天门的吴刚偶然间见到了嫦娥。
他早就听说了嫦娥的美丽,果然百闻不如一见,他完全被嫦娥给迷住了。
由于神仙不可拥有思凡之心,吴刚既害怕又想讨嫦娥的欢心。
于是吴刚常常在广寒宫一坐就是一天,结果疏于职守,触怒了巴卡尔被巴卡尔罚去广寒宫做苦力。
虽然是做苦力,但吴刚想:“这样也不错。”
《总结》
贾文涛曰:“如果后羿顺从巴卡尔,便不会被流放。如果后羿不去认识尧,便不会被流放边疆。大概嫦娥飞向月宫,也是巴卡尔的安排吧。尧放逐后羿,后羿不知为何长寿,娶新妻,生新子。众人羡慕也。拜访巴卡尔后,后羿逐渐返老还童,还认了养父母。之后慢慢长大,还跟着楚狐父学习过射箭。学习了十五年。夏朝之后,后羿似乎有了相当充足的准备,他流放了太康,立了太康之弟仲康,之后甚至取代了夏朝,号令天下,消灭了不服从他的伯封。并收留了伯明氏之子寒浞而重用他。最后寒浞收买并培植党羽和势力,在一次后羿打猎回国时,寒浞发动政变而后羿被杀。寒浞将后羿烹杀,并要后羿的儿子吃。后羿儿子不肯,便被绑到穷门杀害。神也会死,毕竟是肉身。后羿的悲剧不过如此。但是可笑的是,他有着比人类长数倍的寿命,曾经多次可以过很好的生活,却没有珍惜。故悲剧也。”
贾文涛又曰:“据说后来嫦娥也思念过后羿,但后羿已去世多年,嫦娥偶尔也会想念在下界的生活,她养了一只兔子,帮她捣药,那种药可能是回下界的解药吧。”
《中秋节(知识普及)》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动,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中秋节也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
有民俗学家认为中秋祭月是源于庆祝秋季丰收。
同时也会拜祭土地神,是一个感谢神恩的节日,因此属于丰收节。
至于中秋节何时固定有八月十五日,根据历史学家研究指出:
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
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并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唐朝以后,中秋节成为赏赐群臣。
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中秋节在各地虽然发展出不同习俗,但有些习俗是各地皆有的。
赏月是各地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
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盛。
也有祭月的仪式。
中秋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人们都会回到家中一起吃饭、团聚,并且会祭祖,感谢祖先庇佑。
也会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与月亮、团圆有关。
这些食品同时也是祭月的祭品,如华人(汉族)、越南人(京族)、琉球人都有吃月饼的习俗。
日本人(大和族)则会吃月见团子。
部份地区会煎太阳蛋,月饼、月光饼、月见团子、太阳蛋都呈圆形,代表满月。
朝鲜族所吃的是半月形的松片,象征月亮由亏转盈。
此外,时令的水果和其他农作物如杨桃、柚子、芋头、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农耕社会中是农民秋季的收获,也是中秋节的食品和祭品。
中国南方和越南还有提灯笼的习俗,有些地区还会举办大型的彩灯会。
中秋节也是桂花盛开的时节,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也是中秋节的常见习俗,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