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飞跃你的沧海
倾尽一生为一场豪赌,却是赢不来的你,爱上输不起的我。
险些一次便一败涂地,我空转几程山水,感谢你仍在原地。
痴心地等待,痴心地爱,痴心地做着爱情的信徒,被伤害也仍不肯离开。看悲哀开上花蔓,看风烛摇曳经年,看岁月里残存的诗篇,记下了多少指天为盟的誓言。飞跃沧海,只为寻一片无瑕的爱;千里之外,春雨淋湿了芙蓉水面;故事的结局,究竟是存在还该是离开。
一个人的生活终究孤独,载不动的想念让她踌躇。心力交瘁的陆小曼再难忍受如此哀苦无依的日子,她打了封电报给徐志摩,希望他能尽早回来,同她甘苦与共。看过电报的徐志摩陷入了犹豫,泰戈尔病重,所以与他同游一事便不得不搁置,徐志摩只得一人在欧洲一边游历一边等待泰戈尔病愈,毕竟同老友一聚才是他此行的意义所在。而如今,计划未能完成便要应着陆小曼的要求遗憾回程,徐志摩或多或少有些不甘,他左右权衡着,始终难定归期。
到了六月下旬,陆小曼同一个从国外回来的老友叙旧,那人告诉她,自己看见徐志摩整天在外跳舞享乐,还和一个胖女人住在一起。陆小曼听后不禁大惊失语,怒火再度涌上心头,险些昏倒。那天归家后,陆小曼写了一封信,并立即邮寄给了徐志摩。
她说她的心已经冷了半截,只怪自己爱错了人,曾经的一切都是只作幻影,他们之间自此决裂,再不该有牵扯。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这才应是她陆小曼向往的爱情。所以闻君有两意的那刻,她便选择了故来相决绝。
看过信后的徐志摩大惊,他知道定是有人在恶意中伤于他,他不能让这莫须有的罪名毁坏了他们的爱情。徐志摩立即拟定了归期,亦知道他们的爱再不容迟疑。他对她又何尝不想念,锦水有鸳,汉宫有水,他也一样向往着不负春心的相知相伴。
后来,王庚的来信比徐志摩早到了一步,他在信中要求吴曼华将妻子陆小曼送往上海,并用不容拒绝的口吻威胁道:若此次不来便永远不要来了。看过信的陆小曼极为不屑,她抗拒地说:
“我愿意去就去,不愿去难不成能抢了我去!”可母亲吴曼华却不由她“胡闹”,她要求陆小曼赶快整理行装,并争取在一个星期内动身前往上海。
在与家人争论的过程中,陆小曼几度心急,再次晕了过去。
待她醒来后,家人不敢再强逼她离开,而是用和缓的语气规劝陆小曼再给王庚一次机会,如若他仍是待她不好,吴曼华便会亲自出面,调和抑或分手,都任由陆小曼选择。家人的良苦用心让陆小曼感动而自责,她答应了母亲的请求,内心则像是将去赴死般悲壮。
在那天的日记中,她写道:“摩!我今天与你永诀了,我开始写这本日记的时候本预备从暗室走到光明,忧愁里变出快乐,一直的往前走,永远的写下去,将来若是到了你我的天下时,我们还可以合写你我的快乐,到头发白了拿出来看,当故事讲,多美满的理想!现在完了,一切全完了,我的前程又叫乌云盖住了,黑暗暗的又不见一点星光。”
在陆小曼动身前,徐志摩终于赶回了北京,可碍于身份的他无论怎样想念也无从将她探望。终于,在一次舞会上,他们相见了。可那四周太过喧哗,亦有太多的目光旁观着他们的举动。所以,他们只得各自压抑着,任由心跳得狂乱,任由颤抖的身体出卖着他们的想念。陆小曼装作一个不经意地擦肩,偷偷塞给了徐志摩一本日记。
那天,他们简单地重逢,她却将一片伤心都交予了他。翻看着陆小曼的日记,徐志摩已经数不清自己究竟泪湿了几遭。原来他不在的日子里她是这么的辛苦,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如今,已是几度相知相付,他怎舍得就此辜负。
徐志摩开始四处托人求友,想尽一切办法,只希望能与陆小曼多多见上几面。于是,林长民、胡适等人便再度出面,分别约上陆、徐二人同游山水,为他们创造着吐露真情、互表心意的机会。因为常常能同心上人相见游玩,陆小曼的心病也便好了大半。
可好景不长,陆家人很快就发现了陆小曼早出晚归、举动异常。于是,陆小曼便被家人看管得更加严格了。后来,连徐志摩送来的礼物、邮寄的信件,也通通被陆家的丫鬟们藏了起来。
失去陆小曼消息的徐志摩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三番五次的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折磨着他的心。他终于决定采取行动,他要给陆小曼和自己一场堂堂正正的爱情。
时值八月,徐志摩携重礼来到陆家,他希望自己的真心诚意能打动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却未料他还没来得及开口,陆母便是一阵扬声恶骂,数落着徐志摩不顾廉耻道德,破坏别人的家庭。徐志摩顿感难堪至极,只得狼狈逃出陆家。他深知仅以自己的能力,怕是劝不动这个传统而固执的女性。
于是,徐志摩再度找到了好友胡适。胡适时任北大教授,在文化圈内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吴曼华对她很是敬重。另在女儿陆小曼病中期间,胡适更是热心地对其鼓励帮助,这一点也让吴曼华很是感激。所以,请胡适去担当说客,便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可这一次,徐志摩的如意算盘还是落了空。吴曼华在得知胡适的来意后,十分愤怒,原本的敬重之意也转瞬化为乌有。在胡适离开陆家后,吴曼华还曾对人说:想不到胡适也会干这样的事。胡适无功而返,却并未能使徐志摩罢休。感谢过后,他又转而向另一位挚友寻求帮助。
刘海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为摆脱封建婚姻而离开家庭。徐志摩同他有相似的经历,便相信刘海粟定能对自己的处境感同身受,并且倾力相助。刘海粟对陆徐间的爱情早有了解,也感动于他们在艰难中仍能坚守彼此的心意。思虑过后,刘海粟应下了徐志摩的请求。
他去到陆家,和吴曼华攀谈了一整天。同陆母讲述了一段段不幸婚姻酿成的悲剧,以及古旧婚姻观对女性的摧残。还提到了徐志摩对陆小曼用情至深,以及爱情无所谓错对。刘海粟的话句句在理,吴曼华在胡适与刘海粟的相继劝说下终于勉强吐了口风,称如果要离婚,就必须取得王庚的亲自应允。
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听到这一消息时,皆是喜不自胜。他们的漫漫情路终于不再那般颠簸,好在彼此都曾那么坚定,也那么没由来地傻傻执着。
他们之间曾隔下一片沧海,她在那边踌躇,在满心欢喜中手捧流沙。他在彼岸放歌,任载不动思念的歌谣,跌进大海的胸怀。好在岁月教会了他们在痛苦中学着飞扬,让思念化作翅膀,将记忆的余味洒满归去的方向。就这样飞跃沧海,也就这样开始了颠沛,不说因果,也不敢问错对。
那时朱弦断、明镜缺,那时朝露曦、芳时歇。险些锦水汤汤、与君长绝,险些白头自吟,就此离别。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那一次相思,已然知味爱情。
总想把本是寻常的日子过得惊心而动魄,在无际的人生渡口求一场难忘的相知相逢,憧憬春意的枝头开出灿烂的桃红,希望不可预知的未来能值得义无反顾地奔赴。如若缘浅,便用情深换一盏悲喜酸甜。谁叫他曾倾慕红颜,谁叫流年总是教她惜缘。
幸福未必奢侈,毕竟花开日落都是缘。
2.颤抖的心弦
飒飒东风也曾载动问候,芙蓉塘边听一场细雨轻雷。
奄奄情魂残存无尽不舍,言行未尽哭一寸相思成灰。
清风不语,却拂遍山水万物,自遥远而来,又淡然隐去。长空不语,却将浩瀚展现,端看一场盛世,亦有悲喜离散人间。云烟不语,却满满都是烂漫,用飘缈的姿态俯瞰,将故事的结局注脚传奇。
那些悲伤的日子,你不语,我也只得沉默,以为我被你轻蔑地忽视。不知过了多久,你转过身,倾力相拥,一片伤心难画,我亦泪流。你说佳偶难得,离去是你能给的成全。我不语,却费尽思量。原来,那些你默默无语的日子竟默默动摇了我。或许这般浮躁的世间,本就需要沉默来沉淀。
为了防止陆母重新转变态度,否决他的意见,刘海粟即刻安排了行程,他要陪同陆小曼母女一同前往上海,共寻机会同王庚商谈离婚的事宜。临行当天,许多北京名流纷纷前来相送,看着陆小曼离去的背影,徐志摩的心不禁几度颤动,虽知她此行的目的,却还是舍不得她离他而去,哪怕是暂别。
于是,仅在次日,徐志摩便匆匆追到了上海。看着誓与自己“甘苦与共”的徐志摩,陆小曼又是一阵感动,与他执手偕老的决心便又坚定了几分。第三天,在上海有名的功德林菜馆,刘海粟邀请了徐志摩、王庚、陆小曼母女、张歆海、唐瑛、李祖发等数位名流前来赴宴。
扫视来者一周后,王庚隐约感觉到了在这场宴会背后必有更深的名堂。为了不失风度,他便平和地同大家打着招呼,其间暗怀心事的徐志摩因始终对王庚颇有歉意,所以在王庚礼貌性地向他点头问候时,他则是目光闪躲,不安地促了促身。
相对于徐志摩的拘谨,陆小曼则显得落落大方得多。她不看向徐志摩亦不看向王庚,只是面带笑容地望向前方,没人知道她究竟心想着什么。她的美丽又深邃,让人倾心倾倒,却也费劲思量,仪态万方如她,清丽卓绝如她。
“今天我做东,把大家请来,主要是为了纪念我的一件私事。当年我拒绝了封建包办婚姻,从家里逃了出来,所以才在后来得到了幸福婚姻。来,先请大家同我干了这一杯。”刘海粟端起了酒杯,他的一席话说得直接又隐晦,局内人只一听便明晰了其间所有的含义,而局外人却只得似懂非懂地跟着举杯。
涉世颇深的王庚自此便彻底摸清了这场宴会的名堂,为了看看刘海粟还能说出怎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为陆徐二人理直气壮地辩驳、开脱,王庚压抑着心底的怒意,不露声色地继续静观。
“十分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如今的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新旧思想也正在转换阶段,许多的封建余孽正逐步被驱除,可偏偏仍有某些封建思想仍是根深蒂固地残存于某些人的脑子里,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更不该让这些封建的观念束住手脚,我们应该勇敢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
刘海粟继续说道,他的婚姻观念便是夫妻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人格平等、感情融洽、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而所谓的“三从四德”无非是封建余孽,是对女性自由的扼杀,亦是对平等思想的否定。“来,我们祝愿天下所有的夫妻都能拥有真正幸福美满的婚姻,干杯。”
刘海粟的一席话句句铿锵、掷地有声。在场的人们都被他极富激情的讲话所感染,纷纷举起了酒杯,并将极富深意的目光转向了王庚。此时,处境极为尴尬的王庚虽有不悦却并未失礼,在同大家一起干杯后,他为自己斟了杯酒,说道:“海粟,你讲的话很有道理,我听后很受启发,另愿我们都能为自己创作幸福,也让我们为别人的幸福干杯。”王庚将手中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后,他继续说道:“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先走一步,还请各位海涵,小曼,你陪大家坐坐,我就先失礼了。”
王庚逃避着匆匆离席,这场“鸿门宴”让他的内心百味杂陈。刘海粟的一字一句,都似步步紧逼般,想让他给个直截了当的答案,想用众人的目光将他绑架、令他妥协。可他的答案又怎会给得那么轻易,因为还是爱着她,便想要抓住她,哪怕仅有一丝希望,也要挣扎着竭尽全力。
在这场颇像“闹剧”的宴会结束后,王庚的反应则是风轻云淡得诡异。他依旧同往常一样,投身于工作,偶尔与陆小曼说上几句家常。那时的王庚在竭力创造着一份祥和宁静,他相信自己能给陆小曼一份稳当的安定,而不是让她在是是非非里浮浮沉沉。他以为或许这样陆小曼会依赖上他,或是依赖上安定,却忘了那颗躁动的心向来属于花花世界,就像港湾留不住游船的脚步。
在这段异常平静的日子里,陆小曼始终如坐针毡般煎熬。
一方面无处得知徐志摩的消息,听不到他的鼓励,感觉仿似活在无边的难挨孤寂里。另一方面她对王庚总有歉意,她向来不愿负人,可这次怕是注定要亏欠。所以每天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她都是躲躲闪闪,哪怕是一片温柔的目光,都会令她怯惧得唯恐避之不及。
这时的王庚可谓祸不单行,他代表北洋军阀来上海向一个白俄罗斯商人购买军火,却识人不准,在交付了巨款后,那个白俄罗斯人便携款逃跑了。无处寻人的王庚吃上了官司,家庭事业双受打击的他变得更加寡言沉默。可王庚并未将此事说予陆小曼,不知是怕她跟着忧心,还是怕因她不会担心而自己伤心。
离别太沉重,所以说不出口,怕爱浪漫的你无从承受。花语藏在花心,无风自来的花香也是美丽,何必强求荼蘼,何须飞舞向西。爱情也是深沉,言语无从载驭,最怕你不在意,最怕你不再忆。数夜辗转不寐,怀恋你的气息,蝉声也是打扰,春雨淋湿过往。你视而不见,我望穿秋水,你红泪低垂,我情丝难断。你泼墨山水,我将桃花碾碎,你盼秋风肆,我等春风寄相思。
来是空言去绝踪,书被催成墨未浓。你总是不言不语,可我却猜不出你沉默的原因。所以我把你的大爱无声,误解为冷漠忽视,所以我们之间隔了一条时间无语的长河。你在那边金沙金粉的宁静里安家,我在这边纷扰纷繁的浮世里流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