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匣心记全文阅读 > 第79章 定风波(4)

第79章 定风波(4)


  齐奢用同一种姿势,笑着把另一手搭去到苏赫巴鲁另一边的肩头,“大漠上能做个男人,在哪儿就都能做个男人,这本事是谙达教我的。而在大汗的眼皮子底下逃离大漠,施展这身本事的机会,也是谙达给我的。至于当年兀尔扎河一战,我如何取胜,天地知,你我知。如果不是谙达不惜身负叛国重罪而私底下向我递送军情,我要么就是遭大王子的部队歼灭,要么就是战败被依着军令状处决,何来他日大胜还朝、封王称摄之风光?可若谙达以为,齐奢应许你所托之事权为报恩,那就大错特错,谙达待我的一片恩深义重,我终此一生也无以为报。这么说吧,我记得小时候有一回谙达半夜里来叫我,说那白狼又来了,你要去宰了它,大王子布日固德不肯跟你去,问我敢不敢一道?我穿上鞋,提了刀就跟你走。现在同那时候一点儿分别也没有,谙达要做什么,齐奢一字不问、奉陪到底。”

  一大阵暖风呼啸而过,两个男人默契地用手扣住了另一方的后脑,把额头抵在一处。这动作曾无比地稚嫩,就在那些个逝年中永远有一对异国王子,一个强、一个弱,强者用健勇的体魄和慷慨的公平,弱者用挺拔的自尊和坚毅的眼睛,同时赢得了彼此的敬重。他们都衷心地盼望有一天,可以不仅以人格的平等,并以力量的平等站在一处,今天他们站在一处,凭一个童年的姿态,凭一场生死恶战。世事浩淼间,总有些缘分可令人遗忘人生的空瀚与寥落,这种缘分,存在于男和女,或兄和弟。

  苏赫巴鲁把手顺着齐奢的头颈直滑到他后背,用力一拍,“我算明白哈斯琪琪格那丫头了,女人家若被你这张嘴哄过,真没法再跟其他男人。”

  齐奢大笑起来,被一些青葱的岁月点亮了双眸,“她,好吗?”

  “守贞不嫁。”总是这样的,好男子的出色总要由很多女子的凄美来装点,但因其中的有些女子格外好,就使人难以不黯淡了双眼、沉下音调。一晃眼,苏赫巴鲁已清一清嗓子,容色自如,“最多再过两个时辰援军就能赶到,谙达稍作歇息,我到时候派人护送你回国。”

  齐奢的眼仁也幽密而内敛,若封有宝藏的山穴,“这段时间谙达也只管休养生息,待我回京安排一下,晚几个月再给你消息。”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塞北仍是凉风习习,关内却已经是薰风送暖,家家蒲艾盈门、处处榴花照眼,即将进入响晴之日。

  3.

  北京城的日头升起前,先有一点微光亮起在皇城慈庆宫的宫院内——是卧室遮灯的纱笼被取下,苏绣床帐、盘锦丝被之间,母后皇太后王氏起身,接受侍寝宫女们的请安。清脆的和声传至外间,戒严便解除,宫门开锁。司衾的宫女们鱼贯而入,粗使的女婢则将热水送至门前,一切都开始井井有条地运作起来。

  寅末时分,洗漱完毕的东太后王氏已坐在梳妆台前,身后立着手捧妆匣的司容宫女和梳头太监。王氏身为亡君之妻,不宜施朱,故此宫女们只向王氏的面上敷一层茉莉花实和制的珍珠粉,却并不擦胭脂,太监则以头油替王氏通发盘髻、插戴佩饰。从头到脚由里到外全停当,宫女们方才将窗帘打起,候在滴水檐下的一众当事太监齐刷刷地跪地问安。

  管事牌子吴染摆好了阿谀的笑容由门外直趋宝座边,只见他手内的月牙儿钢包一顿,借势点燃了指间的一小捻蒲绒,嘴把纸媒子一吹,温和的明火就引着了烟丝。他直挺挺地跪倒,一手托烟袋,另一手把烟嘴直送去王氏的嘴边。

  待王氏吸完一锅烟,就有侍膳的太监送上一只只提盒,解开了盒子外的黄云龙套,将里头热乎乎的早餐一样样地摆上食案:红稻米粥、香糯米粥、薏仁米粥、八宝莲子粥、八珍粥、鸡丝粥、鲜豆浆、牛骨髓汤、麻酱烧饼、油酥烧饼、萝卜丝饼、清油饼、白马蹄、糖包、糖饼、焦圈、炸馓子、炸回头、素什锦、卤鸭肝、卤鸡脯……左右视王氏的目光所及,将较远的菜肴搛来其面前的黄龙碟内。王氏手捻辟毒箸,每一样都是浅尝辄止,笑亦浅浅,似一线迷朦的昼光浮动在嘴边。

  吴染在一旁略一揣测,即大着胆子堆起笑,“奴才恭祝母后皇太后今日同阁老们马到功成。”

  王氏斜了宠监一眼,惊鹄髻间一枚景福长绵的金凤簪烁烁凛然,任是无情也动人。

  熹色越过重重的殿宇楼台落入了内宫之外、内阁之中。内阁大院的正堂间有一副漆色清朗的木主牌,供奉着文宗孔圣人,紧挨着正堂的值庐内,王正浩、王正廷、魏渊三位辅臣面目肃然,一同起身恭迎,“元辅大人早安。”

  王却钊迈入房,皓白的须发衬着漆纱幞头、圆领公服,一举一动间威仪十足。一面大咳一声,一面掏出了一方帕子遮在嘴前,立时有内役捧上填漆痰盒。王却钊吐过了污痰,抬起头嘎声询问:“听说有件折子绕过了内阁,留中不发?”

  长子兼次辅王正浩抢应道:“回元辅的话,是镇抚使孟仲先的密折文书,直接递去了慈宁宫,不知说些什么。”

  依照惯例,所有呈交御前的奏本均需经过内阁的票拟,这就是阁臣特权的来源,“留中”则是君主的特权,指的是将折子搁置,既不发还也不批答,令人不明实情,臣僚们戏称为“淹了”。而此种使内阁深恶痛绝的陋习就是自摄政王齐奢抢班夺权、特许鹰犬们专折奏事后才频频发生的,此际他人虽不在京城,其后宫的内应西太后竟阴魂不散地使出了同一招,不禁叫王却钊嗤之以鼻:“还能说些什么?小人作祟!等办妥了正事,就说递上去的折子少一件,管西边要就是了。”

  内阁中的第三把交椅,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魏渊面露钦羡,摧眉折腰道:“正事办妥,也就再没西边说话的份了。”

  唯有王家三子王正廷,口内无言而面上无色,胸中有块垒。

  自外头传入了一条雌鸡似的喉音:“各位阁老,两宫太后传见。”

  王却钊又咳嗽了几声,各人整理一下衣帽,便沿着被露水浸湿的甬路由外朝走入大内。

  乾清宫的东暖阁早就布置妥当:御案坐东朝西,两宫太后东太后王氏在南、西太后喜荷在北,明黄的八折纱屏前就是少帝齐宏的升座处。数名内侍屏息凝立,金虬伏栋下,玉兽蹲户旁,甪端喷吐着絮絮迷烟。

  四位内阁大臣被太监引入,齐口称“叩见”,却只有三人倒地叩首。王却钊巍峨矗立着,昂首道:“老臣近日风湿病复发,不便跪拜,还请两宫太后、皇上见谅。”

  御座上的少帝齐宏一愣,历来只有年长的皇室亲贵才有资格在御前免除大礼,而即便是尊礼老臣,也该在叩跪后再由太监扶起才是,哪有自己就给自己免礼的规矩?心下虽大为不快,却怵于王却钊的淫威不敢发作。

  纱屏后,喜荷也面显不豫,但也只从鼻子里喷了一声气,无形无色也就散了。倒是另一边的东太后,身为王大首辅的偏怜小女,对父亲频频地点头,“辛苦首辅大人,赐坐。几位大人也站起来说话吧。”她斜斜地抬起下颌,举眸曼视,“自从皇叔父摄政王参政以来,我们姐俩早已撤帘,不问政务经年有余。今日是何要事,竟有劳诸位重臣请出我们慈庆、慈宁两宫?”

  太监端来了一张紫榆水楠凳,王却钊稳稳当当地坐下,抚一抚长须,“今日之事恰与摄政王有关。两个月前,摄政王别京行围,王府重新进行修缮,工匠在整修王府东苑寝殿的地板时,在地底发现了这个——”

  随着他振聋发聩的一咳,两位太监合力抬入一只大棕箱放来了宫殿中央,翻开箱盖。

  “这是什么?”东太后王氏振了振乌金薄罗的宫裳,珠光外露,宝气内含。

  对面,她的老父再次低嗽了两声,吐出两个词:“龙袍,朝冠。”

  室内本属炎炎,这一下却似有个大雪球砸破了殿顶直坠而下,庞然的、森冷的,直逼在每个人眼前,不晓得会越滚越大,还是消融于无形。

  一刻的沉寂后,王氏的一双妙目直如戏子般吊去了鬓梢,“此事当真?!”

  “母后皇太后明鉴,千真万确。”若真是一台戏,王却钊的老生唱得音平气稳、苍劲酣畅。

  其后的阁臣魏渊大概是丑角,忙着跳出来大敲边鼓:“两位太后不妨亲眼检验,内有大朝章服两套、缥裳两套,及朝冠一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