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现代 > 我与地坛全文阅读 > 第29章 记忆与印象2(7)

第29章 记忆与印象2(7)


  老屋里阴暗潮湿,我们常坐到屋前的空地上去干活。某日庄子上学从那小工厂门前过,看见我,已经走过去了又调头回来,扶着我的轮椅叹道:“甭说了哥,这可真他妈不讲理。”确实是甭说了,我无言以答。庄子又说:“找他们去,不能这么就算完了吧?”“都找了,劳动局、知青办,没用。”“操!丫怎么说?”“人家说全须儿全尾儿的还管不过来呢。”“哥,咱打丫的你说行不行?”我说:“你先上学去吧,回头晚了。”他说:“什么晚不晚的,那也叫上学?”大概那正是“批林批孔”“批师道尊严”的时候。庄子挨着我坐下,从书包里摸出一包“大中华”。我说:“你小子敢抽这个?”他说:“人家给的,就两根儿了,正好。”我停下手里的活,陪他把烟抽完。烟缕随风飘散,我不记得我们还说了些什么。后来他站起来,把烟屁一捻,一弹,弹上屋顶,说一声“谁欺负你,哥,你说话”,跳上自行车急慌慌地走了。

  庄子走后,有个影子一歪一拧地凑过来,是鲶(黏)鱼。鲶鱼的大名叫得挺古雅,可惜记不得了,总之那样的名字后头若不跟着“先生”二字,似乎这名字就还没完。鲶鱼——这外号起得贴切,他拄着根拐杖四处流窜,影子似的总给人捉不住的感觉,而且此人好崇拜,他要是戴敬谁就整天在谁身边絮叨个没完,黏得很。

  鲶鱼说:“怎么着哥们儿,你也认识庄子?”我说是,多年的邻居,“你也认识他?”鲶鱼一脸的自豪:“那是,我们哥儿俩深了。再说了,这一带你打听打听去,庄子!谁不知道?”我问为什么?他踢踢庄子刚才扔掉的烟盒说:“瞧见没有,什么烟?”我心里一惊:“怎么,庄子他……拿人东西?”“我操,哥们儿你丫想哪儿去了?庄子可不干那事。拂爷(北京土语:小偷)见了庄子,全他妈尿!”“怎么呢?”“这我不能跟你说。”不说拉倒,我故意埋头干活。我知道鲶鱼忍不住,不一会儿他又凑过来:“狂不狂看米黄,瞅见庄子穿的什么裤子没?米黄的毛哔叽!哪儿来的?”“哪儿来的?”“这我不能告诉你。”“不说就一边儿去!”“嘿别,别介呀。其实告诉你也没事,你跟庄子也是哥们儿,甭老跟别人说就行。”“快说!”“你想呀,三婶哪儿有钱给他买这个?拂爷那儿来的。操你丫真他妈老外!这么说吧,拂爷的钱反正也不是好来的,懂了吧?”我还是没太懂,拂爷的钱凭什么给庄子?“庄子给他们戳着。”“戳着?”“就是帮他们打架。”“跟谁打,警察?”“哥们儿存心是不?不跟你丫说了。”“那你说跟谁打?”“拂爷一个个头日脑的,想吃他们的人多了。打个比方说你是拂爷……”“你才是哪!”“操,你丫怎恁爱急呀?我是说比方!比方你是个拂爷,要是有人欺负你跟你要钱呢?不是吹的,你提提庄子的大名就全齐了。”“你是说六庄?”“那还有假?谁不服?不服就找地方儿练练。”“庄子,他能打架?”鲶鱼又是一脸的不屑:“那是!”“没听说他有什么功夫呀?”“咳,俗话说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真是看不出来,庄子小时候蔫儿着呢。”“操你丫老说小时候干吗?小时候你丫知道你丫现在这下场吗?”“我说你嘴里干净点儿行不?”“我操,我他妈说什么了?”“听着,鲶鱼,你的话我信不信还两说着呢。”“嘿,不信你看看庄子脑袋去,这儿,还有这儿,一共七针,不信你问问他那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算了,反正你丫也不信。”“说!”“跟大砖打架留下的。”“大砖是谁?”“唉,看来真得给你丫上一课了。哥们儿什么烟?”“‘北海’的。”“别噎死谁,你丫留着自个儿抽吧。”鲶鱼点起一支“香山”。

  据鲶鱼说,庄子跟大砖在护城河边打过一架。他说:“大砖那孙子不是东西,要我也得跟丫磕。”据鲶鱼说,大砖曾四处散布,说庄子那身军装不是自己家的,是花钱跟别人买的,庄子他妈给人当保姆,他们家怎么可能有四个兜的军装(指军官的上衣)?大砖说花钱买的算个屁呀,小市民,假狂!这话传到了庄子耳朵里,鲶鱼说庄子听了满脸煞白,转身就找大砖约架去了。大砖自然不能示弱,这种时候一怂,一世威名就全完了。鲶鱼说:“那时候大砖可比庄子有名,丫一米八六,又高又壮,手倍儿黑。”据他说,那天双方在护城河边拉开了阵势,天下着雨,大伙儿等了一阵子,可那雨邪了,越下越大。大砖说:“怎么着,要不改个日子?”庄子说:“甭,下刀子也是今儿!”于是两边的人各自退后十步,庄子和大砖一对一开练,别人谁也不许插手。鲶鱼说——

  庄子问:“怎么练吧?”

  大砖说:“我从来听对方的。”

  庄子说:“那行!你不是爱用砖头吗?你先拍我三砖头,哪儿全行,三砖头我没趴下,再瞧我的。”庄子掏出一把刮刀,插在旁边的树上。

  大砖说:“我操,哥们儿,砖头能跟刮刀比吗?”

  庄子说:“要不咱俩调个过儿,我先拍你?”

  大砖这时候就有点儿含糊。鲶鱼说:“丫老往两边瞅,准是寻思着怎么都够呛。”

  庄子说:“嘿,麻利点儿。想省事儿也成,你当着大伙儿的面说一声,你那身皮是他妈狗脱给你的。”

  大砖还是愣着,回头看他的人。鲶鱼说:“操这孙子一瞧就不行,丫也不想想,都这会儿了谁还帮得了你?”

  庄子说:“怎么着倒是?给个痛快话儿,我可没那么多工夫陪你!”

  大砖已无退路。他抓起一块砖头,走近庄子。庄子双腿叉开,憋一口气,站稳了等着他。鲶鱼说大砖真是了,谁都还没看明白呢,第一块就稀里糊涂拍在了庄子肩上。庄子胡噜胡噜肩膀,一道血印子而已。

  庄子说:“哥们儿平时没这么臭吧?”

  庄子的人就起哄。鲶鱼说:“这一哄,丫大砖好像才醒过闷儿来。”

  第二块算是瞄准了脑袋,咔嚓一声下去,庄子晃了晃差点儿没躺下,血立刻就下来了。血流如注,加上雨,很快庄子满脸满身就都是血了。鲶鱼说:哥们儿你是没见哪,又是风又是雨的,庄哥们儿那模样儿可真够吓人的。

  庄子往脸上抹了一把,甩甩,重新站稳了,说:“快着,还有一下。”

  鲶鱼说行了,这会儿庄子其实已经赢了,谁狂谁全看出来了。鲶鱼说:“丫大砖一瞧那么多血,连抓住砖头的手都哆嗦了,丫还玩个屁呀。”

  最后一砖头,据鲶鱼说拍得跟棉花似的,跟蔫儿屁似的。拍完了,庄子尚无反应,大砖自己倒先大喊一声。鲶鱼说:“那一声倒是惊天动地,底气倍儿足。”

  庄子这才从树上拔下刮刀,说:“该我了吧?”

  大砖退后几步。庄子把刀在腕子上蹭了蹭,走近大砖。双方的人也都往前走几步,屏住气。然后……鲶鱼说:“然后你猜怎么着?丫大砖又是一声喊,我操那声喊跟他妈娘们儿似的,然后这小子撒腿就跑。”

  据说大砖一直跑进护城河边的树丛,直到看不见他的影子了还能听见他喊。

  这就完了!鲶鱼说:“大砖丫这下算是栽到底了,永远也甭想抬头了。”

  庄子并不追,他知道已经赢了,比捅大砖一刀还漂亮。据说庄子捂住伤口,血从指头缝里不住地往外冒,他冲自己的人晃晃头说:“走,缝几针呗。”

  可是后来庄子跟我说:“你千万别听鲶鱼那小子瞎嘞嘞。”

  “瞎嘞嘞什么?”

  “根本就没那些事。”

  “没哪些事?”

  “操,丫鲶鱼嘴里没真话。”

  “那你头上这疤是怎么来的?”

  “哦,你是说打架呀?我当什么呢!”

  “怎么着,听你这话茬儿还有别的?”

  “没有,真的没有。我也就是打过几回架,保证没别的。”

  “那‘大中华’呢?还有这裤子?”

  “我操,哥你把我想成什么了?烟是人家给的,这裤子是我自己买的!”

  “你哪儿来那么多钱?”

  “哎哟喂哥,这你可是伤我了,向毛主席保证这是我一点儿一点儿攒了好几年才买的。妈的鲶鱼这孙子,我不把丫另一条腿也打瘸了算我对不住他!”

  “没鲶鱼的事。真的,鲶鱼没说别的。”

  庄子不说话。

  “是我自己瞎猜的。真的,这事全怪我。”

  庄子还是不说话,脸上渐渐白上来。

  “你可千万别找鲶鱼去,你一找他,不是把我给卖了吗?”

  庄子的脸色缓和了些。

  “看我的面子,行不?”

  “嗯。”庄子点上一支烟,也给我一支。

  “说话算数?”

  “操我就不明白了,我不就穿了条好裤子吗,怎么啦?招着谁了?合算像我们这样的家……操,我不说了。”

  “像我们这样的家”——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觉着真是伤到他了。直到现在,我都能看见庄子说这话时的表情:沮丧,愤怒,几个手指捏得“嘎嘎”响。自他死后,这句话总在我耳边回荡、震响,日甚一日。

  “没有没有,”我连忙说,“庄子你想哪儿去了?我是怕你,你……”

  “我就是爱打个架哥你得信我,第一我保证没别的事,第二我绝不欺负人。”

  “架也别打。”

  “有时候由不得你呀哥,那帮孙子没事丫拱火!”

  “离他们远点儿不行?”

  我们不出声地抽烟。那是个闷热的晚上,我们坐在路灯下,一丝风都没有,树叶蔫蔫地低垂着。

  “行,我听你的。从下月开始,不打了。”

  “干吗下月?”

  “这两天八成还得有点儿事。”

  “又跟谁?什么事?”

  “不能说,这是规矩。”

  “不打了,不行?”

  “不行,这回肯定不行。”

  谁想这一回就要了庄子的命。

  一九七六年夏天,庄子死于一场群殴。混战中不知是谁,一刀恰中庄子心脏。

  那年庄子十九岁,或者还差一点儿不到。

  最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为了一个女孩。可鲶鱼说绝对没那么回事,“操我还不知道?要有也是雪儿一头热。”

  雪儿也住在我们那条街上,跟庄子是从小的同学。庄子在时我没太注意过她,庄子死后我才知道她就是雪儿。

  雪儿也是十九岁,这个季节的女孩没有不漂亮的。雪儿在街上坦然地走,无忧地笑,看不出庄子的死对她有什么影响。

  庄子究竟为什么打那一架,终不可知。

  庄子入殓时我见了他的父亲——背微驼,鬓花白,身材瘦小,在庄子的遗体前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庄子穿的还是那件军装上衣,那条毛哔叽裤子。三婶说他就爱这身衣裳。

  比如摇滚与写作

  如今的年轻人不会再像六庄那样,渴慕的仅仅是一件军装,一条米黄色的哔叽裤子。如今的年轻人要的是名牌,比如鞋,得是“耐克”“锐步”“阿迪达斯”。大人们多半舍不得。家长们把“耐克”一类颠来倒去地看,说:“啥东西,值得这么贵?”他们不懂,春天是不能这样计算的。

  我的小外甥没上中学时给什么穿什么,一上中学不行了,在“耐克”专卖店里流连不去。春风初动,我看他快到时候了。那就挑一双吧。他妈说:“拣便宜的啊!”可便宜的都那么暗淡、呆板,小外甥不便表达的意思是:怎么都像死人穿的?他挑了一双色彩最为张扬、造型最奇诡的,这儿一道斜杠,那儿一条曲线,对了,他说“这双我看还行”。大人们说:“这可哪儿好?多闹得慌!”他们又不懂了,春天要的就是这个,要的就是张扬。

  大人们其实忘了,春天莫不如此,各位年轻时也是一样。曾经,军装就是名牌。六十年代没有“耐克”,但是有“回力”。“回力”鞋,忘了吗?商标是一个张弓搭箭的裸汉;买得起和买不起它的人想必都渴慕过它。我还记得我为能有一双“回力”,曾是怎样地费尽心机。有一天母亲给我五块钱,说:“脚上的鞋坏了,买双新的去吧。”我没买,五块钱存起来,把那双破的又穿了好久。好久之后母亲看我脚上的鞋怎么又坏了,“穿鞋呀还是吃鞋呀你?再买一双去吧。”母亲又给我五块钱。两个五块加起来我买回一双“回力”。母亲也觉出这一双与众不同,问:“多少钱?”我不说,只提醒她:“可是上回我没买。”母亲愣一下:“我问的是这回。”我再提醒她:“可这一双能顶两双穿,真的。”母亲瞥我一眼,但比通常的一瞥要延长些。现在我想,当时她心里必也是那句话:这孩子快到时候了。母亲把那双“回力”颠来倒去地看,再不问它的价格。料必母亲是懂得,世上有一种东西,其价值远远超过它的价格。这儿的价值,并不止于“物化劳动”,还物化着春天整整一个季节的能量。

  能量要释放,呼喊期待着回应,故而春天的张扬务须选取一种形式。这形式你别担心它会没有;没有“耐克”有“回力”,没有“回力”还会有别的。比如,没有“摇滚乐”就会有“语录歌”,没有“追星族”就会有“红卫兵”,没有耕耘就有荒草丛生,没有春风化雨就有了沙尘暴。一个意思。春天按时到来,保证这颗星球不会死去。春风肆意呼啸,鼓动起狂妄的情绪,传扬着甚至是极端的消息,似乎,否则,冬天就不解冻,生命便难以从中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