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全文阅读 > 第31章 人类在宇宙的旅途(1)

第31章 人类在宇宙的旅途(1)


  古人重视天文,人们说是因为古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可是今天的人们,无论理解不理解,依然执迷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金的黑洞理论、哈勃的宇宙常数……其实在人类的意识深处,自古以来就有一股浓浓的宇宙情节,这种渴望源于心灵的深处。但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节)人类的旅途在宇宙

  在我们所思、所想的世界里,宇宙是最伟大的,世界上没有超越宇宙的人或者事,也不存在超越自然的思想和理论。佛陀再伟大也只能在宇宙中行走,上帝再万能也只好在宇宙中存身。宇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它的孩子,一生都游走于它的怀抱。

  我们人类从一出生起就像个旅行者,从父母抱着我们移动,到迈开小腿晃晃荡荡跨出第一步,一刻都不停息。因为在人们的脑海里,机会总在远方,希望需要迈开双腿去寻找。所以一年又一年,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生命在旅途中被燃烧,青春在旅途中变成了回忆。等我们再也不能快步奔跑的时候,在黄昏极缓慢的踱步里,留在记忆最深处的还是我们旅行的起始点。老人们会叹口气说:“唉!我这一辈子。”

  其实人类生命的旅途远不止在地球表面上的微小移动。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球每时都在围绕地轴旋转着,每秒大约运行458.8米;除了地球自转,它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速度是每秒30公里,太阳又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围绕银河中心公转,每年行程76亿公里,而银河系又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奔向长蛇座。在这样大的时空跨度上,我们感到极度的渺小,简直脆弱不堪,就像是一小堆尘土,一口气就吹得无影无踪了。

  人在旅途,身不由己。只要人移动,四周的环境就会对人造成影响,时空的交替、地势的高下、寒热的变化等都可以影响人的健康。比如说,从青藏高原来到了东南沿海,会醉氧,迷迷糊糊的,而且还很容易患上风湿等疾病。即使人不移动,昼夜、四季都在不停地变化,同样可以影响人的健康。

  所以,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00年前后,距今2200多年,就开始深入系统地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用这些研究的成果指导中医的实践,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门“时间医学”、“环境医学”。

  没有接触过中医的人可能不知道,中国人在研究人与自然方面确实很详细,有时都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从时间跨度上说,大到60年一个周期,小到每天时辰的变化;从空间范围来看,它不局限于薄薄的地球表面,甚至不局限于小小的地球,而是跨越太阳系,深入到十分遥远的星际空间。

  让我们来领略一下中国人绝顶的智慧吧!

  时辰人有营卫二气,卫气白天行于阳经25周,夜里行阴经25周,每日经行50周。营气却没有白天夜晚的限制,如环无端地周行全身。人一呼一吸之间,气行六寸。人一昼夜大约呼吸1万3千次,气行正好50周,长度为810丈。

  天有十二时,人有十二经。人体十二经络与每天十二个时辰是对应的,一个时辰流注一经,十二个时辰则十二经流注一周,第二天再从头开始,这就是“子午流注”,被称为“中国人的生物钟”。

  昼夜人体的运行节律常常以昼夜区分,经气一昼夜运行50周,气穴日开而夕闭,人气日行经而夜入藏。

  甚至疾病也与昼夜的变化相关,“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四季人体五藏系统与四季的变化也是对应的,所以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疾病的变化也与四季相关,比如说肺部疾病的人,其病的发生、发展就与四季变化相关,“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冬”。

  四季的天地之气也对应人体五藏之气,所以“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有首歌唱道:月亮走我也走。其实从中医学上讲,人与月亮确实有类似的关系,月亮的盈亏,对人体气血的影响巨大,《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腠理郄(闭),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瞧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也卒暴。”

  太阳是我们生活的宇宙星空中离我们最近、最大的一颗天体,我们人体也同样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周行不休,所以《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人体的疾病变化也与太阳的运行有关,“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现代研究表明,中医旦慧、日安、夕加、夜甚的疾病发展规律极其有道理。

  太阳系五星人体不但与日月相关,而且与太阳系其它行星的运行规律也有密切的关系,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是太阳系中离我们最近的几颗行星,它们对疾病的发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岁火太过,火暑流行,肺金受邪……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岁金太过,燥金流行,肝木受邪……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遥远的宇宙中医里人类的生命不仅仅属于地球,而是属于无限大的宇宙,《五运行大论》说:“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已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上述二十八宿就是银河以外的星系。

  人体节律中医讨论的人体节律极为精细,每天有一个节律,比如气随太阳的运行而完成一个周期;每年有一个节律,比如六气一年的变化起于风木终于寒水;每五年、十年、十二年、三十年、六十年各有一个节律。比如五运值年,每五年循环一次,在五年中每运值一年;每三十年为一纪,每纪每运值六年;每六十年为一周,每周每运值十二年。像如此精细的生命周期研究,恐怕在世界上还找不出第二个。

  养生与自然中医提倡养生,但养生要与周围的环境变化相一致,要与宇宙天地运行的节律相一致,这就是“提挈天地”、“调于四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四气调神大论》将养生与自然的关系说得更透彻,“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没出息夏乞,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才,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资料只是节其大略,并没有一网打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黄帝内经》,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现在有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要如此大跨度来研究宇宙自然与生命的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再回到我们的假设中。

  依据我们的假设,中医的研究对象不是单纯的肉体生命,而是人体中另外一个独立的生理系统——藏象生理系统。人体的藏象系统,我们至今不知道它的由来,它没有解剖和进化方面的依据。但我们知道,藏象生理系统就其来源而言,它肯定不源于地球,因为藏象系统所需要的一切能量——宇宙精气,都远在地球之外。正是因为我们的藏象系统——第二生命系统,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以藏象为研究对象的中医才特别关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

  藏象系统需要宇宙精气,就如同我们需要钱一样,但赚钱多少,一要看本事,二要看机会。藏象系统也如此,受自身盛衰的限制,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得到的精气能力有大小之别。同样,宇宙中时时都有精气存在,但这些精气的运行也受时间、空间的影响,所以它的来量、强弱都有不同。

  藏象、宇宙精气、时间、空间四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这四者之间,藏象与精气是核心,时间与空间是附加关系。中医为了推算四者的关系,发明了一套相当复杂的推算体系,这就是“五运六气”学说。

  (第二节)五运六气学说

  中国的古代学问大多数存在这样的问题:读得懂但理解不了。《易经》如此,《黄帝内经》如此,五运六气学说也如此。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五运六气之应见。”这是此学说的正式得名。但再往下就没有具体的说明了,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土运、金运、木运……湿土、燥金、风木等名词,还有一些推算方法。至于这门学说是干什么用的?却没有说明白。

  现在的研究者几乎都认为,运气学是古代中医推算气候变化及疾病发生规律的一门学科,或有人将它称为“医学气象学”。现在通行的高等中医院校的教材中认为:五运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它既是用以说明形成气候变化的地面因素,同时也是古代用以解释宇宙运动变化规律的一个哲学概念。六气就是存在于空间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要素,属气候变化的空间因素。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六气的运动节律及其相互化合,来解释天体运行对气候变化,以及天体运行、气候变化对生物及人类的影响。至于为什么五运六气就一定指气候变化,大家谁都没有说,好像是约定俗成的。

  但我们认为,以上的结论很可能是错误的,中医的五运六气根本不是推算地球气候变化的方法。为什么呢?

  首先,“五运六气是推算气候变化的方法”的结论,但是缺少直接的证据。

  不可否认,在中医五运六气的记载中,涉及大量与气候、气象有关的名词,比如说季节、节气、时间、黄道等等,但《黄帝内经》中没有一条记载可以直接告诉我们说:五运六气就是推算气候的方法。所以“运气学说是推算气候”的结论,缺少最为直接的证据,它只是我们后人的一种推测、假设而已。

  其实,在历史上,人们对运气学的看法并不统一,有的人认为它是原版《黄帝内经》中的东西,但也有许多人却认为它是后人,尤其是汉唐代以后人伪造的。这场架一直吵到宋朝,现在的人们也在争论。如果运气学确实可以推算长期气候的变化,那么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民族而言,它是多么重要,早应该无争议的发扬光大了。从这些争吵中,我们看到的却是“运气学不能推算长期气候”的事实。而且,中国历史上用运气学作为农业生产指导的政府行为,或者历法也不见于记载。

  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使我们在运气学中看到了许多关于季节、节气等名词,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它一定与气候变化有关,这是一个常识。我们知道,地球气候的变化与时间、空间确实有关,而五运六气的推算方法中也确实十分重视时空因素。但是,如果我们需要从其它角度来研究大的时间、空间范围,来说明其它问题时,我们同样要用到上述这些名词。比如说,我们在发射航天飞机时,就必须考虑黄道与赤道的角度,还要考虑地球倾角几万年的变化规律。难道这也与气象有关吗?

  其次,地球表面的气候变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受地球轨道的影响。根据现代的研究,地球轨道存在2万年、4万年、10万年的循环,相应地,地球气候的变化也存在如此大的循环规律,比如说,上一个冰河期结束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万多年,再过几千年,可能我们会迎来下一个冰河期。而五运六气研究的时间周期最长不超过60年,这相对于几万年而言,是一个极小的数值,这个数值对地球气象的影响关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

  地球气候除了受轨道原因而存在大跨度的变化以外,地球自身的气候也似乎有变化周期的存在,它也是不稳定的。据竺可贞的研究,秦到西汉时中国的气温明显偏高,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气温偏低,唐代的气温再次升高,这中间的时间跨度同样不能以运气学的60年来计算,而要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计算。

  例如,公元300年—500年间,全球气候类型突变,导致欧洲到中国西北部的大面积干旱,欧洲历史上最大一次难民潮开始了。中国相对应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南迁,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所以这次气候的大变迁也是以200年的时间跨度来计算的,同样不能纳入60甲子。

  就现实而言,地球气象的变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长期天气预报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为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多,各种原因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完全是混沌式的。比如说,虽然地球轨道是决定气候的根本原因,但它只能决定季节的划分,至于今年冬天下不下雪,下多少雪,轨道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身边就有很好的证据。

  北京地区这十几年来气候变化很大,春天与夏天几乎没有明显的分界,冬天与秋天的气温也不像以前那样明显。至于降雨量,更是比以前少了许多。但这些变化却不是地球轨道能解决的问题,它是由许多地球表面原因引起的。

  所以,地球气候是一个最不稳定的系统。有人说,一只蝴蝶在中国沿海扇动几下翅膀,美国就有可能发生滔滔洪水。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例如:1991年菲律宾纳图博火山爆发,就使1992年到1993年的地球表面平均温度降低了0.20℃。此外,地形、地貌、植物、洋流等都可以影响到全球或者局部地区的气象变化。因此,聪明的中国祖先不会发明一套推算不准的方法。

  第三、正是由于地球气候受地球表面的影响巨大,所以人类的活动才能严重地干涉气候的变化。人类文明发生以来,尤其是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的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

  比如说,从1958年—1991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PPM值)从315增加到了360。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直接导致地球大气升温。据统计,从19世纪以来,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地球温度平均升高了0.50℃,温室效应笼罩了全球,使影响地球气候的许多因素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从而导致了整个大气环流的异常。

  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升温的直接表现。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每隔几年秘鲁沿海的水温就要升高,加热了沿海大气,而太平洋西端的热带海洋的水温则要降低,冷却了周围的大气。这种不正常的温度升降,使大气环流混乱,改变了全球许多地方的降水模式。

  因此,世界上不存在一种长期可以套用的气候推算模式,中国人也不可能发明这种模式。我们不能因为热爱,就替古人大唱赞歌。